如何讓他們摒棄門派之見,將門中秘籍、真傳送到自己的手里,以德服人么?
還是大炮服人更見效吧!
有人說過,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以內。
這時候,燕青急匆匆而來,看到眾人聚首,微微一愕,然后快速道:“公子,武二郎在青州城探得消息,讓我快馬來報,青州知州已然暗中點齊兵馬,朝廷密謀攻我梁山,要奪我玻璃水晶制作之法……”
“他敢?小小知州,灑家取他狗頭易如反掌……”
“公子,先下手為強!”
“公子……”
與宋太祖黃袍加身并無二致。
高仁依舊看著地圖,最后落在了少林寺上,若攻下東京城,接著必取藏經閣。黃裳也到了瓶頸,開創“九陰真經”已經是他的極限,剩下的,靠自己了,博覽群書,將整個“天龍”世界的武道精華融為一爐……
下定了決心,接下來必然是血雨腥風,不過,與其十幾年后山河沉淪,江山易主,不如現在動一動手術,轉身高聲道:“秋收已畢,掛旗,舉事,替天行道……”
“替天行道!”
眾人大叫,各個興奮難抑,王倫將早已經準備好了的酒端上來,一人一碗,單膝跪地。
“替天行道,九死不悔!主公在上,受我等三叩九拜!”
干!
哐當!
酒碗砸碎……
秋風肅殺,大地蒼涼,漫天殘霞中,一匹毛色如墨的烏騅健馬,自梁山水泊狂奔而出。一條彪形大漢,筆直地坐立在馬鞍上,左掌握拳,右掌斜舉著一桿紫緞大旗。
替天行道!
馬行如龍,馬上的大漢卻峙立如山。絢爛的殘陽,映著他的濃眉大眼,銅筋鐵骨,閃閃地發出黝黑的光彩。
天邊雁影橫飛,地上木葉蕭瑟,健馬仰首長嘶,揚蹄飛奔,在西方殘霞的光影中,在秋風亂云般舒卷中。
幾十騎緊隨而至。
王朝興亡,江湖成敗,至此而天地巨變,風云激蕩!
……
戰鼓雷鳴,青州的校場上正擂鼓聚將。
大宋的兵制是有問題的,這一點絕對沒錯,不知兵的人統領大軍,文人統兵,太監監兵。
武將永遠弱于文人。
校場之上,若是一一問名,熟悉的有:青州指揮司統制“霹靂火”秦明,青州清風寨副知寨“小李廣”花榮,東平府兵馬都監“雙槍將”董平,東昌府守將“沒羽箭”張清等等。
他們只是執行者,真正的大人物自然是東華門外唱名的官。
欽差,大太監監軍,指揮使,知州,刺史,都尉……
濟濟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