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國家依舊良好的在運轉。
對于一個蠻不講理的君王來說,沒有什么不是一鞭子解決不了的事情,如果有,那便兩鞭子。
所以,尸位素餐、仗著茅坑不拉屎、貪官污吏什么的,在新朝,暫時還未在高仁的案頭出現。
因為出現了的,下場都很凄涼。
而且,工業革命的開啟,讓市場貿易徹底的打開。
商業的發達,又促進了文明的進步,更是為大軍提供了良好的后勤需求。
阮小二東渡去了倭國,阮小五南下去了南洋,水軍招了一批人,阮小七在梁山泊上集訓,為遠渡重洋打基礎。
萬國來朝的局面已經打開。
只是讓眾臣眾將心急的是,皇子還未有著落。
好在,仁皇還足夠年輕。
汴京城新修了一座巨大的建筑,鋼筋水泥的結構,高仁親筆題字,寫了“武學”兩個字掛了上去。
自封校長,天下招生,入武學,便是君王弟子。
另有武學研究院,黃裳任院長,蕭遠山、莫容博任副院長,周侗任主任……還有外聘的段譽,武學記錄儀王語嫣,逍遙派分支的函谷八友,劍道天才獨孤,道門、儒門、佛門的諸多高手。
人才濟濟,典籍更是堆滿了整個圖書館。
少林寺的藏經閣,燕子塢的還施水閣、瑯嬛玉洞,明教的圣火令武學,天龍寺的武學,道門的典籍,儒家的秘本。
高仁是準備沖擊超凡九品大宗師境的,以一個世界的武道來當基礎,奠定走向高武的根基。
每一天,一眾高手整理出來的大量典籍都要呈現給高仁。
當一本秘籍讀完之后,高仁會整理他的讀書筆記,將那些摘要,核心,總結成論述。
無數武學智慧,江湖高手們摸爬滾打總結出來的一些道理,門派中傳承下來代代修訂的秘籍,還有一些高手的獨家武學和修習筆記,被高仁打散、理解、融會貫通,成為了他豐富的積累。
……
一個身穿新式練功服,但卻扎著道髻的小童敲開了高仁的讀書室,探頭探腦的走了進來。
高仁看著小童,微微皺眉,這群家伙,怕被罵,竟然忽悠小孩子來找自己。
“校長,智深師傅帶來了一個大喇嘛,前來求見!”
吐蕃被攻下來了么?
高仁將手里的典籍放下,問道:“重陽啊!這個月的月考如何?”
“雙甲!”
文武雙甲!
高仁摸了摸他的腦袋,笑著道:“排名第幾?”
“武科不及高寵,但他總成績不如我……”
“那個掌法輕功雙絕的上官劍南,也被你比下去了?”
“我已經領悟了校長步步生蓮的輕功,自然少年班里輕功第一。”
“恩,不錯,繼續努力……去叫他們過來吧……”說完,繼續拿起了典籍。
這一看便進入書中,直到翻到最后一頁,看完,這才微微一抬頭。
只見室外站著一個喇嘛僧人,透過玻璃能看到他身穿黃色僧袍,五十多歲的年紀,布衣芒鞋,臉上神采無喜無悲,但隱隱似有寶光流動,便如是明珠寶玉,自然生輝。
“進來吧!”
“貧僧鳩摩智,見過仁皇陛下!亡國之人貢獻火焰刀、龍象般若功、小無相功等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