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每一段文字,幾乎都透露著作者的狡黠和智慧。
越看下去,越是發現這本書簡直絕了。
只是多了些俗不可耐的描述,不過只是一層皮罷了。
像這等好書,就應該買回家細細,一遍又一遍。
如同老酒,如同好茶,需要慢慢品味。
當浮一大白啊!
“咳咳……”
王重樓老臉一紅,將沒有結尾的話本放下。
“二師弟,真是那人寫的?”
“不是他還有誰!淫詞艷語,便是在山外,這種書也應該是**了……”
“嘶……”
已經一百多歲的宋知命也倒吸了一口涼氣,想他修道百年,整日讀的都是道門典籍,道藏不知看了多少遍,哪看過這等毀修行的玩意兒。
“三位師兄在看什么呢?”
四師弟俞興瑞,才四十來歲,內力渾厚卻僅次于王重樓。
“金瓶梅?小師弟寫的?哇……了不得了不得,難倒……小師弟破了胎中之謎,渡過了知見瘴?”
“我……看……”
比啞巴還啞巴的劍癡王小屏,古井不波,他這一生仿佛除了劍,便了無牽掛。
現在也湊上來,津津有味的品著文字。
經過高仁大改的《金瓶梅》就在武當山幾個師兄弟手中輪番觀看。
“這……里……有……劍……”
王小屏翻開了一頁,是一段打斗場面。
高仁武學造詣何其之高,信手捏來的描述,也是直通劍道。
幾人細細一看,再經過王小屏推演,竟然真的是一式精妙劍法。
“嘶!”
王重樓倒吸了一口涼氣,剛剛他只看文字,已經是妙不可言,現在王小屏讀出劍道。
這……
就像魯迅品紅樓,說: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到排滿,流言家看到宮闈秘事。
高仁這一冊仙道版本的《金瓶梅》,男女之事只是表象,骨子里是他在“天龍”世界讀萬卷書的沉淀,是在“聊齋”求道的升華。
“那這一段……該不會是真正的肉身修行吧!”
“這……”
陳繇一時間也有些傻眼,他修道一輩子,之前只是被表象迷了雙眼,加上對小師弟太過于看中,這才怒氣滔天,只見淫迷,不見仙骨。
現在靜下心來,也看出了諸多不凡。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余。其意博,其理奧,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陰陽之候列,變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謀而遺跡自同……”
“妙妙妙……”
王重樓拂著長須,說道:“那么小師弟,就隨他去吧!”
“好……小師弟修天道,不是我等所能干涉的。觀此書,那人武道造詣真的是深不可測,若是在武當游山玩水倒也罷了,若是有所求,我等又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