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這不是神話背景的三國,他現在肯定驚呼“妖孽”了。
不過,他并沒有權力欲,這些年一心修煉,除了授徒早已經不近紅塵,洛陽一見高仁留下趙云之后,便飄搖而去。
去追尋槍道。
……
史阿是王越的徒弟,已經得了七分劍道真傳,若趙云沒有被高仁開啟基因鎖,他們在伯仲之間。
不過,高仁沒有出手開啟他的基因鎖,卻是和王越交流了數個世界悟出的劍道,不僅王越大有精進,連他的實力也大有增長。
雖然實力弱于趙云,但那一手劍法,在同輩中也是佼佼者。
高仁“傀儡”般隨著百官遷都長安,而趙云和史阿卻是結伴到了虎牢關。
雖然為“傀儡”,但高仁畢竟還是帝王,有一二親信再正常不過。
便是董卓也沒有過多的盤問,不過是十來歲的毛頭小子罷了,成不了氣候。
誰能知道,王越真正的實力已經到了劍仙層次,趙云竟然是槍神童淵的關門弟子。
站在虎牢關上,史阿以只兩人能夠聽到的聲音道:“子龍,果然不出仁先生所言,一切盡在掌中……只是,我兩前來究竟是何用意?”
高仁身份乃是劉協,大漢帝王,親信在外只以“仁先生”相稱。
“我亦不知,暫且旁觀!仁先生算盡天下,必有用意!”
此刻,十八路諸侯,數萬大軍陳列在虎牢關前,營帳浩浩蕩蕩數十里。
從虎牢關上眺望,能夠看到巨大的機關獸,足有上百米之高,那是黃巾之亂的殘留之物,是各地諸侯得自張角的黃巾力士墨家機關術開發出來的全新戰爭機器。
也能夠看到不少妖族,是人族強者收服的坐騎。
其中氣勢最恐怖的乃是一頭老猿,其軀十數丈,為袁家的護族神獸,搬山妖猿。
在搬山妖猿旁邊的中軍大帳之中,袁紹意氣風發,大有談笑之間滅董定天下的架勢。
先前,曹操提議兵分五路,一路襲汜水關,一路佯攻虎牢吸引火力,一路繞洛陽襲其后,一路抄后路斷函谷和洛陽交通,滅了董卓調老家援軍的想法,最后一路斷滎陽連退路一起絕了。
說實在的,就這個提議可以說將聯軍兵多將廣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而且只要調配得當,就算斬不了董卓也會將董卓的重創,可惜這個提議被否決了。
袁紹提議正面搞翻董卓,不需要任何掩飾,直接從虎牢關碾過去,將董卓碾死。
袁本初這個提議也很不錯,要是眾人效死力,這個計劃比曹操的計劃更直接,更有效,也更簡單,從這一方面說,這個時候的袁紹還不是草包,也正因此眾人稍一思量也就同意了這個提議。
要說袁紹這一手,以勢壓人,效果很好,因為主動權在他手上,他想怎么搞就怎么搞,他要在虎牢關決戰,那么董卓也就只有硬著頭皮跟著在虎牢關決戰了,畢其功于一役,算得上是良策。
可惜袁紹忽略了這些太守將軍的私心,或者說袁紹故意放縱這些人的私心,讓這些人在虎牢關下消磨,死的人都不是他的,削弱的都是以后的敵人。
對于袁紹來說這很有利,而且很簡單,敗了是因為你們沒有盡力,畢竟我們兵多將廣,只要效死力,絕對能贏,這一點所有人都必須承認,贏了,海內傳唱,必是袁本初指揮得當,輸贏都不會有損失,只會讓自己的優勢更大,這從任何一個角度講都是一個良策。
在歷史的風口浪尖之上,曾經劍指董魔王的袁本初,在短短半年時間,已經有了問鼎天下之心。
皇帝輪流轉,今年到我家。
更何況,這天下底蘊豐厚的世家誰不知曉,天道已經斷了大漢的國運,這天下,可共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