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有大星墜于野,就代表著有重臣隕落。
一顆暗紅色的大星突然光芒大作,劃過大半個茫茫夜空,墜入西北之地……
大漢司天監上表云:初平二年二月中,有流星大如桃,出蒼龍,入紫宮,須臾有細流星或五或三相續,又有一大流星從紫宮出,入北斗魁,須臾又一大流星出,貫索中,經天市坦,諸流星并向北行,至曉不可勝數。
第二日,還在洛陽指揮作戰的董魔王膽戰心驚,一天間斬殺千人來祭血海冥河教主,又一連發出數道軍令,各關隘將領,務需謹慎小心,嚴加戒備,以防關東聯軍偷襲……
同樣,十八路諸侯盟主袁紹卻在縱聲大笑……
天象所喻者,為董卓也!
“董魔王命不久矣!”
這一夜,高仁化身布衣“仁公子”,正好登上進仕樓觀看蔡伯喈住持的文會。
東漢,不同于唐宋,上升階梯盡數把握在世家豪強的手里。
沒有科舉,寒門出頭無望。
唯一的途徑只有舉孝廉,而這種由下向上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現在也是名存實亡。
這個進仕樓,是高仁爭取來的權利之一。
為天下寒門提供一條晉升之路。
現在弄科舉,根本沒有條件,很不現實。
高仁安排蔡邕每旬來主持文會,自然有他的道理。
蔡邕此人是東漢時期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才女蔡琰蔡文姬之父。
他早年因閹黨亂政,拒朝廷征召之命,后被征辟為司徒掾屬,任河平長、郎中、議郎等職,曾參與續寫《東觀漢記》及刻印熹平石經。后因罪被流放朔方,幾經周折,避難江南十二年。
董卓弄權之后,倒是干了一件好事,一上位便強召蔡邕為祭酒。三日之內,歷任侍御史、治書侍御史、尚書、侍中、左中郎將等職,封高陽鄉侯。
可以說,董卓對于蔡邕來說,那是知遇之恩。
可惜,蔡邕太厚道了,導致自己也大難臨頭。
歷史上,董卓被誅殺后,橫尸街頭,點了天燈,就是馬路邊的痰盂人人啐,大伙避之唯恐不及。這會兒關系近的都緊著往外擇,就蔡邕往前面湊,本來瞧不上董卓,但畢竟董卓對他不錯,人都死了,他總覺得應該表示一下。
沒人送他,他覺得應該送這最后一段路。
所以厚道人蔡邕撫尸痛哭,這一哭把王允哭急了,無論如何要殺了他。
其實他的動機就是“只因一時知遇之感,不覺為之一哭。”
在高仁登基的這一年多時間里,蔡邕雖然得董魔王重用,但他是君子,并不同流合污,只一心輔佐,于民、于朝廷,甚至于皇帝,他都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懈怠。
在董魔王操控的長安,蔡邕主持進仕樓,才可避免一系列的麻煩。
而蔡邕之才學,之品格,天下文人儒生有目共睹。
進仕樓上,濟濟一堂。
雖然大多都是世家弟子,但總歸是良好的開端。
兩個二十不到的少年在臺上辯論,雖然年紀不大,但俱都顯示出不凡的才學,就在此時,流星雨就在腦袋頂上的天空炸開了……
一團璀璨的亮光從天邊開始墜落,斜斜的,轉瞬間就讓漆黑的天空增添了一抹亮色。
幾乎所有人驚恐莫名,包括蔡邕也狼狽的沖出了進仕樓。
天落大星,墜于荒野。
要么將相身死,要么大賢大德出世!
“公子不對大星墜野感興趣嗎?”
酒氣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