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聽到李儒的謀略之后,董卓猶豫了,洛陽丟了就丟了,反正都搬空了,丟了也不心疼,玉璽的話據說可是代表著至高之位,根本不是一個搬空的洛陽所能媲美的。
說實在的李儒也不抱董卓撇掉玉璽的希望,這是上上策,此策不成,他還有上策。董卓能出現猶豫,就說明他真在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妥妥的壯士斷腕,這可是大魄力的表現!
董卓猶豫了良久,看著一臉鄭重的李儒,說道:“文優,便按你說的去做吧!”
“主公……”
李儒的聲音里面帶著一絲顫音,真的……真的放棄玉璽?!
這已經不是雄心和魄力所能描述的了,這是妥妥的帝王氣魄,有這樣的氣魄還怕成不了事?
可惜,自從阿修羅的血脈不斷的覺醒,董卓已經不能以凡人之心來揣度。
而且,菩薩親自下凡對他明言,大漢還有三十二年國運,三十二年啊!
“好,玉璽我給你,你全權安排……”
“儒必亂關東……”李儒對著董卓的背影一叩首,丟棄洛陽,算計孫堅,謀劃關東,火燒帝都……
一系列的謀劃在他心頭浮現。
七日之后,做好了萬全安排之后董卓親自率軍與孫堅交戰,敗走長安,孫堅得以最先入洛陽。
又三日,十八路諸侯大軍中流傳孫堅得到了傳國玉璽的消息。
袁紹親自去見孫堅,不歡而散。
玉璽真的很重要嗎?
話說秦始皇一統天下就因為這一個小小的印璽?
開什么玩笑,掃**、平八荒,自號始皇帝的嬴政需要一個印璽證明自己的功績和身份,他就是用磚刻一個所有人都得認可。
若真是得玉璽者得天下,那董卓還需要這么折騰?
同樣秦二世這個玉璽的擁有者怎么會被趙高給放翻了?
玉璽代表不了天下,那最多是一個信物,一件國運承載之物,當你的身份和實力已經不需要任何前綴的時候,要不要那個東西都不重要了,丟了再造就是了。
可惜,十八路諸侯,沒有這個身份,也沒有這個實力。
傳國玉璽,還是有點作用。
董卓敗走洛陽之后,留下牛輔、李傕、郭汜、張濟、徐榮、董越等人布防在三輔各地,阻擋十八路諸侯繼續西進。
而部分西涼精銳,以及呂布的并州狼騎,則是隨著他返回長安。
呂布這頭貪狼,董魔王也只敢養在身邊。
初平二年四月,董卓入長安。
入城時,他故意命令御史中丞皇甫嵩跪拜迎接,兩人有舊恨,以達到羞辱的目的。
長安城,朱雀大道。
高仁親自相迎。
遠遠的,便看到董魔王乘坐青蓋金華車,爪畫兩轓。
董魔王,時隔一年,回來了!
氣焰滔天,魔威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