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慈朝著那高臺一俯首,繼而才轉身朝向高仁,說道:“我乃關尹子傳人,昔日太清道德天尊化老子出函谷關,傳關尹子道德經五千言,老道當屬太清一脈……漢皇乃是人間帝王,這天界仙境不知認為如何?”
原來竟然是尹喜的弟子,怪不得教出個道門天師出來。
高仁左右上下望著,露出種種羨慕的表情,但最終嘆息道:“美則美矣,但終非吾鄉!”
“老道此次前來,來渡漢皇得道……”左慈聲音中有醍醐灌頂之力,讓人不自覺的激發向道之心。
“王莽時候,有天雷震碎石壁,老道得天書三卷,名曰《遁甲天書》。上卷名‘天遁’,中卷名‘地遁’,下卷名‘人遁’。天遁能騰云跨風,飛升太虛;地遁能穿山透石;人遁能云游四海,藏形變身,飛劍擲刀,取人首級。大漢終究國運斷絕,終是難逃滅國之劫,漢皇非人間凡人,若能跟貧道往山中修行?當以三卷天書相授,可成大道!可覓長生!”
若是拿出真正的《道德經》出來,高仁說不定真的就隨他如山修行了。
可惜,只是《遁甲天書》啊!
高仁搖搖頭,一點沒有被蠱惑的模樣:“天下未定,如何敢獨善其身。真人好意,朕心領了。”
左慈長嘆一聲:“世間亦有人杰,可定天下。漢皇真的一點都不想長生嗎?帝王之身,不過百年,修道之輩,壽命千年萬年……”
“休得再言,朕以天下為己任,百死而不悔!”高仁心中冷笑,現在這具身體的帝王之身,可以說是他依仗的資本。
三十年帝王,誰也不能奪之。
神佛出手,皆是大因果。
誆我丟棄帝王的氣運,隨你修道,任由天庭、佛道拿捏嗎?
“唉,罷了罷了……”
左慈長嘆,高仁意志之堅定,超出他的想象,甚至絲絲大漢國運已經隨著那泰山一般的堅定意志侵入了進來,只能揮手之間收了萬般幻境。
高仁一抬眼,眼前已經沒有了左慈的身影。
“陛下,那道人……”
典韋持戟就站在營帳之外,左慈施法遁去,他立刻便發現了異常。
“不用去追,你尚不是對手。但修道之人不染因果,他既然想要渡我,便要想好怎么了卻這因果……”
高仁手掌一揮,從剛剛左慈所坐的位置飛出一卷經書。
上書“遁甲天書”四字。
“哼,區區人遁,真是小氣……”
這個西游為背景的世界,修仙者修的乃是地仙之道,也就是捕捉游離天地之中的青、黃、赤、白、黑清氣靈機,按五行生克納入五臟之地,來達到五氣朝元的目的。
當然想要捕捉天地五氣也是有前提的。
比如,修者本人還要明悟《性命圭旨》上所描述的法門:蓋身不動,則精固而水朝元;心不動,則氣固而火朝元;真性寂,則魂藏而木朝元;妄情忘,則魄伏而金藏元;四大安和,則意定而土朝元。此謂五氣朝元,皆聚于頂也。
其實,修仙無非修的是天地人三才的交感,所謂道法天、天法地、地法自然。
宇宙吞吐靈機,永恒不滅;日月運轉不息,亙古不朽。
從微觀到宏觀,從塵埃到宇宙。
人遁之術,不過是云游四海,藏形變身,飛劍擲刀,取人首級的小道。
著實無用的很。
將經書扔下,高仁猛然一抬眼,喝道:“典韋,聚將中軍……”
第二日天明,五萬大軍渡江直襲袁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