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滑聯打分新規則這件事,讓霧笛杯的關注度又一次上升。
60打分之后系統橫空出世,當時大家都摸不著頭腦,最初的階段里選手們沒少吃虧,也就是最近兩年,他們才啃透了規則,從節目的編排入手,來確保選手們能夠拿到基礎分值。
如果再換打分規則,他們肯定還是要適應的。
不過話說回來,適應新規則的不只是選手和教練們,還有國際滑聯的人。
這個方向若是正確的話,也就沒什么好說的了,可惜的是,新規則看上去坑得要死。
冰迷們也困惑不已。
我就想知道,這是針對誰的看活得太好,搞點事兒
十二個裁判里有七個被拋棄了,嘖嘖嘖真可憐
這打分我是迷惑了
蹲比賽的人有不少,第二天其他項目的都開始比了,大家還拿著男單短節目的小分表吵個不停。
出乎意料的,沒幾個人給isu站臺,很多人都看出了這個打分規則的弊端。
有利有弊是正常的,弊大于利就有毛病了。
叢瀾覺得這個新規則實行不下去,要真是這樣的話,花滑還玩個啊
“可能以后唯一的好,就是給裁判就業崗位吧”她道。
于謹“”
你也未免太損了,但是裁判沒多少錢的,可以說是義務勞動了。
正經工資是沒啥,灰色收入倒是不少。
于謹跟茱迪聊了一下新規嘗試下的小分表情況,叢瀾作陪,當了一次同傳。
“你得給我付同傳費,老貴了。”她嘟囔著。
于謹沒好氣“給你加10的訓練量。”
叢瀾“”
嘖,教練了不起哦
說到訓練,全國賽結束之后,叢瀾接受了一次全方位的測試,主要針對的是她現在的身體狀況和技術水平,方方面面都有,特別復雜。
單是跳箱子她都來了十次。
初曉山跟他師弟扛著儀器,倒騰著一些叢瀾看不懂的東西。
于謹確實想試試,能不能讓叢瀾在發育關內抓住機會,多增肌多訓練,徹底把3a給夯實了。
3a要是穩住了,四周跳就可以重啟了。
他覺得,叢瀾就是那么個萬里挑一的特例,她在發育關就是肌肉比脂肪多的人。
換句話說,她確實是天生的花滑女單。
而在于謹做著前期準備的時候,意念空間這里也更新了一版發育期訓練計劃,上面顯示,非人類教練讓叢瀾趁著發育期多補充能量,有針對性地提升她各個部位的肌肉,同時也要提升她的耐力。
但這需要叢瀾每天多次進入空間里,查看當前的身體數據,配合整個訓練計劃,在周期內完成所有的訓練量。
方案是一直變動的,叢瀾得在開始訓練之前去拿最新的訓練計劃。
非人類教練“為你量身打造的,會很苦。”
但會很有用。
叢瀾二話不說就接下了。
故而,于謹還在抓著頭發補知識尋找相關學家詢問的時候,叢瀾帶著她的堅定就找上了門,說她想趁機增肌,不再這么收著練了。
于謹懵住“我還沒下決定”
你怎么知道我這個想法的
叢瀾驚詫“誒”
原來你也有這樣的念頭
這不是巧了嘛
叢瀾再一次覺得,于謹真是一個天生的教練。
十月份,訓練間隙,褚曉彤坐在椅子上休息。
叢瀾自外面跑來,天氣太熱,她出了一身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