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謹
這話我怎么覺著有點別扭
叢瀾靠在圍欄上休息,順便觀賞冰場多樣性。
沐修竹累得跟狗似的在不遠處喘氣,于謹皺著眉頭,看他的心率帶數據,愁得抬頭紋都深了。
“你這怎么”于謹,“教你的呼吸方式你還沒學會嗎”
沐修竹在滑冰的時候不會呼吸,或者說,很多很多運動員都不會呼吸。
短節目兩分半,自由滑四分鐘以上,前者還好,后者就夠嗆了。
花滑是有氧與無氧相結合的運動,日常訓練中也會分別鍛煉不同的能力,但歸根結底是要在賽場上使用的,不是練完就放在身上當擺件看的。
“你到后面半程就全是無氧了。”于謹無奈。
前期消耗量大,后面呼吸就跟不上,自由滑很容易變得沒有力氣,于是就變成了無氧運動。
滑行會變慢,就跟走冰似的,什么美感都沒了。跳躍的失誤率也會隨之提升,讓人一眼就看出來“哦他沒力氣了”。
沐修竹“我學了但是我沒學會。”
叢瀾在控制自己這方面做得很好,于謹就將她的呼吸方式教給了很多人,不只是沐修竹,還有褚曉彤梅山雁樓翎等等。
于謹“你要跟我說呀,不能自己蒙著頭一股勁兒地往前闖,教練不就是教你這些的嗎”
沐修竹的聲音有些弱“我錯了教練。”
他在冰上還是會怕教練,可能是曹教練給沐修竹帶來的陰影太大了。
于謹撓撓頭,回想起了剛帶沐修竹的時候。
那會兒上第一節課吧,他先測試沐修竹的技術,看看有什么儲備,瞅一瞅孩子現在的情況,結果當時就發現了不對勁。
沐修竹壓根就不知道怎么調整呼吸。
前一個教練沒教過他,沐修竹又很容易岔氣,冷氣一吸到胃里冰得厲害,刺激得直抽抽。
某次發現自己可以在一段時間里無氧運動,于是沐修竹就干脆不呼吸了。
體力本來就不夠,還不會利用呼吸調整狀態,jr男單跟sr女單的自由滑時間一樣都是4分鐘,同樣是12個技術動作,區別在于女單7個跳躍,男單8個。
等到升組了以后,sr男單是四分半的自由滑時間,還會再多出一個編排步伐chsq。
關鍵是,8個跳躍里男單要上四周跳,這個比三周累得多了。如此一來,男單的強度一整個撐下來,怪不得沐修竹的自由滑后半程總是炸成煙花。
能滑完全程已經很不錯了。
叢瀾那會兒在場邊給自己的腳踝敷冰,還問了他“肌肉在缺氧狀態下進行高速劇烈運動,會產生大量的乳酸,疲憊消退的也會更慢。沐修竹,你練完肌肉不疼嗎”
沐修竹“很疼。”
于謹扶額“我還真是”
第一次見這么傻的人。
一組十個跳躍,于謹就發現沐修竹只有在組別間隙才會大大地呼吸幾下,一旦要開始了,十個跳躍之間他幾乎是不呼吸的。
除非他摔倒了,有了打岔,才會趁機吸氣。
所以后來于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減少他的四周跳數量。
往事不堪回首,一年的時間里,于謹教沐修竹最重要的不是提升難度,而是打磨他現有的所有技術。
“訓練時候倒沒多大問題了,就是這個滑自由滑全程還是太明顯。”于謹拿了鉛筆在本子上畫了兩道,“我再想想有沒有什么其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