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就是叢瀾現在的四周跳。
比索契時期更穩,跳躍軸控制得更好,落冰也更輕盈,姿態美得像是一幅畫。
“我見過她的成長,索契冬奧上的四周就跟閃電一樣,技驚四座。現在的四周跳,才是她真正的四周跳。”維斯里娃目不轉睛地看著叢瀾合樂。
榮耀的旋律響起,所有人都在望著場地里的叢瀾。
連跟她一起訓練的五人都默默地退到了邊緣,靠著圍欄擋板,四散著,認真地盯著叢瀾。
一襲黑色訓練服,上衣側邊有兩條幽藍色的線條,純黑褲子半包冰鞋,將鞋帶牢牢地罩在里面,避免影響到叢瀾。左腿側邊底部有豎著的一條暗色線花體字母,是叢瀾的名字拼音。
黑色的小榮耀,與考斯滕截然相反的顏色,“噔噔蹬蹬”的音樂中,中心處的叢瀾眼神一凜,金色冰刀反射了冰面的亮光,蹬冰向前,她開始了自己的自由滑合樂。
o時選手一般不會把自己的情感全部投入,因為下午或晚上就要正式比賽了,此時釋放了全部的情緒,等到比賽就不太有利。
當然這并不是絕對。
至少叢瀾是這樣的。
這不是敷衍,o的目的是適應冰場找狀態,一切都是為了賽時的完美發揮。
若說訓練里都不傾盡全力,比賽又怎么可能做到最好
可運動員日常訓練千百次,多的是傾盡全力。
比賽的消耗太大了,所以大家在o時才多會選擇注重跳躍,收著力道來順整個節目。
也因此,很多選手在合樂中會自己的節目,但在正式比賽里卻會發生各種失誤。
環境不一樣,氛圍不一樣,心態不一樣,方方面面都不一樣,所以失誤就可能會驀地出現。
維斯里娃看著叢瀾跳完了七個跳躍,簡單地做了一個旋轉,接續步也順利完成了,其他的沒有什么。
“我很期待晚上的自由滑。”她邊鼓掌邊說。
叢瀾在場地里笑著跟大家頷首,可可愛愛地翻開手掌,還原地轉了兩圈。
女單的這四組自由滑,說是開了個煙花大會也不為過。
正常都是3:4、4:3的跳躍安排,現在變成了2:5、1:6,還有0:7的,簡直是在挑戰人體極限。
“自由滑一共四分鐘,后面兩分鐘你塞五六個跳躍,這能看嗎算下來20s一個訓練里也就這強度了。”看比賽的陸心怡給朋友解釋,為什么說這群人的編排太瘋狂。
朋友“這樣啊那就是一個跳躍完了就下一個”
陸心怡“我擔心的是步法,跳躍的進入是需要有難度步法的,雖然不局限六種難度步法,但沒有步法在e上是可能會扣分的。”
難度進入是一個加分項,沒有的話會反過來扣分,因為isu的裁判技術手冊里特意規定了這一條。
只不過這個扣分能夠跟其他的加分項抵消,“沒進入步法但是跳躍高飄遠”,抵消了之后可能就不會負的e。
難度步法有段滑行跳躍,這樣也是合乎規則的。
朋友“或許人家有步法呢”
陸心怡想了想“夠嗆,太難了。”
日常訓練里一分鐘也不一定能跳仨三周跳,現在不僅要跳,還得兩分鐘連續不斷地跳。
陸心怡覺著這樣的嘗試太瘋狂了。
“而且會很沒有美感,頭重腳輕。”說完以后,她頓了頓,糾正道,“不對,是虎頭蛇尾,咦,還是不對”
朋友“意會了。”
陸心怡“謝謝。”
卓雅塔蒂亞娜的1:6,第一個跳躍3a還算可以,雖然跳躍軸亂了,落冰也差點摔倒,但她最后強制穩住沒摔。
教練在場邊跳起,為她歡呼。
后面的六個跳躍就不太行了,一個接一個,讓人眼花繚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