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教練“改得有點煩人。”
于謹愁眉苦臉“叢瀾上賽季把e和分都刷滿了,我當時就覺得夠嗆,國際滑聯那群人肯定要作妖,這次一看,我果然沒多想。”
丁教練“什么時候能給個準話呢”
他這話說的沒頭沒腦的,但在場的幾人都明白。
技術手冊里有很多形容詞,像是這次針對短節目的a跳之外的單跳,特意規定了“困難的、立刻的”銜接進入,才能算是e的加分。
但問題來了,什么是困難的什么算作立刻
如叢瀾那樣一個步伐后轉身一秒兩秒就起跳,還是跟普遍的選手們一樣,步伐后有一長段的距離準備
要么給時間限制,要么給距離長度,只給一個形容詞是什么鬼
于謹“認定太模糊了。”
根據isu以前的行為,他現在對這些操作余地很廣闊的新規則,感到滿滿的不安。
丁教練“我不是很理解,為什么要砍銜接。”
褚曉彤的銜接不少,她的滑行技巧提升得很快,現在在skatgskis這項分中也會得到不少的分數。
但這次分五項都有了新的改動。
有關轉體步的規定提到了ss里,還對單足和雙足有了要求,如此一來要是有人雙足步法太多,ss就不會得到高分。
故而,也使得這個單項變得更精細。
好多人都說分改得比較好,方向對了,讓節目會變得更好看,不至于為了塞銜接導致節目過滿沒有留白。
可是,量化的標準被取消了大半,新增的基本都是感性的。
于謹苦瓜臉“滿滿的惡意。”
他們不怕改規則,怕的是改了以后裁判不照著執行,也怕有章可循的內容被改成了寬松任由解釋。
最終解釋權歸isu,別名“你聽我給你瞎編”。
丁教練“銜接太多叢瀾的節目,誰會嫌多”
不過就是基礎沒打牢的人,為了編排達標而塞進去了不適合他的東西,導致表現得跟猴子一樣。
于謹“還有提議,說讓e改成11個,瘋了嗎裁判權限增大是好事嗎”
他可不看好
一教練“還有提議9個的。”
反正就是正負3的范圍改成4和5。
丁教練吐槽“不會提意見可以不提。”
于謹“我比較滿意的是裁判不匿名了。”
之前也能知道誰在打分,可最后的細節還是不太清楚的,這次直接取消了裁判匿名制,以后就能直接看到姓甚名誰來自何方給了什么分數。
于謹認為,很有利于選手去尋仇bhi。
丁教練等人表示贊同“也就干了這一件好事兒。”
于謹“堂溪進運動員委員會的事情怎么樣了”
有人回答“沒戲呢”
于謹嘆氣“希望最晚平昌之后能進吧”
有好有壞,這一通規則改得,教練組的人生怕又鬧出來什么新的幺蛾子。
休賽季是isu官員們的狂歡季,于謹也很不解,這群人拿著公費去旅游勝地開會開arty,玩得開心就算了,都這么高興了,怎么還這樣盡不干人事呢
等拿到最新版本的全部規則,于謹悟了可能這群貨壓根就不是人。
但他這話說早了,因為平昌冬奧之后,isu才是真的不打算干人事。
可惜,于謹還沒經歷,所以他現在還充滿了熱情,覺得也湊合吧,沒有他想象中那么坑叢瀾。
叢瀾
教練我覺得你很樂觀。
不錯,保持。,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