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粉絲、業內人士,連叢瀾之前都在思考,201516賽季刷爆了長短曲分數,給出的比賽表現一場比一場驚艷,要怎么做,才能延續這種驚艷呢
烈火烹油,在最高溫最高點的時候,不論如何都是無法長時間維持的。
如風暴、榮耀這樣的曲子,全世界找找肯定還有許多許多,足夠叢瀾繼續下去。
但同樣風格的,她不想再重復了。
舒伯特的a大調鋼琴奏鳴曲,創作于他的中期,也就是過渡時期,寫這首曲子的時候,舒伯特的生活很窮困潦倒,全靠朋友救濟。
當時的社會大背景是19世紀初封建復辟時代,統治階級對文化進行了專制和高壓控制,德奧的知識分子過得不甚好,大部分人對未來喪失了希望。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環境和所處的下層階級,使得接收到善意的舒伯特創作了這樣的一首鋼琴奏鳴曲
他將自己的美好期望、幻想全都用音符編織了起來,故而,這首曲子流暢質樸,卻不失抒情。
浪漫主義時期的a大調鋼琴奏鳴曲兼具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樂曲明亮、詩意、朝氣、夢幻,叢瀾在尋找曲子的時候,一聽就確認了,新賽季賽用曲目,這首得占一個位置。
如果說上賽季的主題是挑戰,那么,這個賽季她的主題將會是給予。
說是給予,但褚曉彤看完叢瀾的兩個節目后,認為叢瀾其實是在織夢。
給所有人的夢。
冰迷、競爭對手、教練、裁判所有的所有,只要看了她的節目的人,都無法避免沉浸其中。
褚曉彤未曾離場,她很想親眼見證這曲短節目在新賽季的第一次賽場亮相。
全場屏息以待。
a大調鋼琴奏鳴曲的結構框架是古典三段式,叢瀾選擇的第一樂章中,主要是古典奏鳴曲主樂章的曲式結構,有著很濃厚的貝多芬色彩。
舒伯特在這部分特意模仿了貝多芬的奏鳴曲創作風格。
叢瀾短節目截取的這兩分四十二秒,一是編曲改動了,二是曲矜特意按照她的要求,做了特別的音色和力度的改變。
這個樂曲可能不太適合作為爭第一的短節目配樂,叢瀾上賽季之所以能有那么高的分,一部分原因在她選曲的合適性上。
和緩、安靜的音樂,無法掀起波瀾。所以對于演奏者的要求會更苛刻,花滑很優雅沒錯,但是賽用節目不是只有優雅就足夠的。
曲矜所做的強弱對比,對某些節拍的強力度處理,使得整個曲子都熠熠生輝了起來,頻頻讓叢瀾覺得眼前一亮。
她合作過很多的演奏家,鋼琴也罷、小提琴也好,可以說沒有一個如曲矜這般,讓她感覺如此有共鳴。
在于謹擔憂叢瀾這個選曲太柔和的時候,叢瀾卻認為,這個曲子也將創造屬于它的輝煌。
既然叢瀾都這么講了,于謹還能說什么呢
他除了給叢瀾鼓掌和搖666以外,好像也沒啥能整的了。
于謹被學生帶飛的感覺,你們不懂。
飽滿圓潤的鋼琴聲,營造了低沉、無奈的氣氛,也讓人們的心驀地一靜。
叢瀾的開場經常是原地規尺步畫圓、側面奔跑、向前飛出,她在這個短節目里,選擇的是向后滑退。
不是退讓的退,是將整個人沉到樂曲里,就像是風吹過大海,一條魚兒好奇仰望,它吐出了泡泡,來自大海的招呼也就這樣地,被帶給了風。
考斯滕輕紗飄飄,迷蒙的紫色在霎那騰空而起,如夢似幻,一個re幾乎可以忽略的深內刃3f,后接幾乎落地便彈起的3o。
叢瀾的第一個跳躍是連跳,往常被放在加分后半段,第一樂章里,她改做了第一個位置。
孫婭然“后內點冰三周接后外結環三周,第一個是點冰跳,第二個是刃跳。一般來說,后外結環作為第二跳是很困難的,特別容易出現存周的問題。”
于蒙“叢瀾基本上沒有這個問題,她的周數很足。我觀察了她這兩個賽季的技術,發現索契冬奧之后,她的進步很大。”
索契2014年2月,現在也只是2016年9月,滿打滿算,叢瀾只過去了兩個賽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