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瀾殺瘋了。
上一次見到她這個狀態,還是在索契冬奧,短節目被迫落后,她在自由滑奮起直追。
稍后又在世錦賽上演了連續劇,二次打臉isu。
這回,面對著北美系裁判的集體圍堵絞殺,她以姿態的第二樂章回應,用穩到讓人窒息的4t和4s,向那群坐在裁判席的人宣布,她是已經十八歲了,但她還沒有老。
如果說十五歲的女單源源不斷,一成年就開始走下坡路逐漸退出花滑舞臺,那么,叢瀾會是這個例外。
溫暖又傲然,酣暢淋漓的表演,無可指摘的技術動作。
冰刀滑過冰面,切割著冰層,現場能聽到清脆悅耳的聲音,就像是冰在開花一樣。
叢瀾每一次的內外刃變化,冰刀兩側濺起來的小冰花,她旋身時的肢體弧度,她留下的流暢弧線,在安靜的現場中,第二樂章的音樂襯托著她而又不喧賓奪主,每一道“唰”的清冽,都恍如夏日冰水澆到大汗淋漓之上,讓人身心舒爽。
眼睛看到的是頂尖運動員的魅力,耳朵聽到的是叢瀾參與剪輯的配樂,身體感受到的是她傳出的風,滿眼滿腦子都是她,除了那抹紅色,這個場館里再無其他。
于謹說,你不是昨天沒看見我們的燕式轉變刃嗎好啊,那我就給你再細看一番。
叢瀾本來在做變刃時的速度會較常人更快一些,她沒有絲毫的吃力感,切換間的顫動就像是花瓣上的露水被清風吹落,不只是燕式轉,聯合轉里亦是如此。
很多人都說,叢瀾沒有短板。
滑行、跳躍、旋轉,三大項里她沒有任何不足之處。
只不過,由于跳躍能力太出眾,導致其余兩項被大多數人忽略了而已。
早先,更有甚者以juer來稱呼她,并認為叢瀾的滑行技巧比不上星野晴奈等知名日系女單,一直到現在都有人造謠,說叢瀾出眾的只是跳躍,其余兩項并不是很好。
證據就是她在jr時期的旋轉和接續步的定級沒有一直都是滿級,有陣子國際賽時不時都會被定成三級。
他們還舉例,說某某女單jr都是四級從未下去過,盡管對方jr期間沒有很好的名次,幾乎沒拿過大賽前五。
但他們說,你看,叢瀾就是仗著會跳,才贏得的這些榮譽,這對那些滑行和旋轉好的人不公平。
為什么于謹他們對于打分會這么的氣憤
因為這些是被官方認可的賽事評價,是被記錄下來的。
當時間走過,所有人都會忘記當時的情景,只能依賴這些數據去評判那一場比賽的盛況。
叢瀾第一,可她的旋轉三級,可她的接續步沒有滿級。所以她jr時期也不算多強。
相反,別人沒有拿獎,但人家的能力很不錯。
總結,叢瀾被你們吹上天了。
這就是有的選手被輕拿輕放,有的被緊抓猛打,所造成的影響。
這是另一場索契
誰都能看得出來索契花滑的黑暗,誰都能分辨出來叢瀾當初受到的不公平,但他們依然會說,你看,叢瀾索契短節目是第二,她就是靠著不完美的自由滑,靠著高分值bv拉起來的差距,得到的這個金牌
現在不同的是,她哪怕被打壓,短節目也依舊是第一
可實質沒有變
我該得的分數,為什么不給我
我第一了,那是我厲害,這不是你們肆意雙標的底氣。
昂揚的音樂,鋼琴與弦樂的統一配合,叢瀾收緊軀體在空中旋轉三周半,落冰后接euer一周,再接3s。
在她第三跳落冰的剎那,全場沸騰。
女單的3a1eu3s,連男單里都不多見的連跳,迄今為止也不過是兩人將其編入了自由滑。
3a太難了,難得讓人想哭。
但在叢瀾這里,很早之前就變得游刃有余、信手拈來。
又是艱難的打分,一般下一個動作里會給出上一個動作的分數,可這個313在結束后許久,躬身轉都完成了,編排步伐都要展開燕式巡場了,屬于313的亮燈還是沒有給出。
一直到叢瀾的chsq里燕式結束,她轉體后接hydrobdg俯身靠近冰面,轉播里的屏幕左上角12個技術動作對應的小方塊才亮起了第8個屬于313連跳的顏色。
綠色,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