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號,高度51,遠度285,e171
一個跳躍不該只看高遠度,我知道這點,但為了直觀明了工整,我選擇犧牲細節。
乍一看是不是覺得還好
叢瀾的3分一騎絕塵
細究起來呢
叢瀾步法串下腰鮑步,起跳3a;
其他人壓步莫霍克轉三,起跳3a。
叢瀾鮑步后起身,直接ed起跳。
其他人步法后接滑行,再skid起跳。
3a跳躍之前
叢瀾滑行距離,
一一號的距離,
余下幾人的是,
叢瀾可以忽略的這段滑行距離就真的是優秀了,中間的那個距離還算正常,后面的這個超長待機不是說不能有,只是說,它確實影響節目的觀看體驗了。
也是為什么路線圖里每個跳躍之前總是有一長串近似直線的滑行線路,因為選手要準備進入跳躍啊
這是最明顯的差距,還有很多其余的細節我等之后再出分析。比如re、控軸、落冰,叢瀾的這個3a你挑不出來絲毫的毛病,她的冰痕更是干干凈凈,稱呼一句藝術品也不為過。
看e,是不是感覺還好,叢瀾的分數很值得,其他人打分也差不多
那如果,有的人是存周未判、有的人re多、有的人落冰打滑呢
冬天在冰上打出溜滑,平直穩穩地減速停下,稍微有些晃悠悠地減速停下,歪七扭八尖叫著減速停下,左右腳倒騰著減速停下,直接摔了個屁股墩往前滑。
要是這個算比賽,不用我說,也是第一個最好吧
e的設立是為了評判這個動作的優劣,那么它就需要從數字里顯示出來,哪個人的跳躍特別好,哪個人的很差勁,哪個人的一般般。
技術手冊里它的維度很復雜,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對裁判的挑戰性很大,畢竟我們都知道,人的大腦是會累的。
一口氣判別這么多選手的動作質量,真是累到isu的j裁了呢
六號選手來自捷克,他的高遠度其實很能打,但是他的軸很亂,滑行待機很長很長,落冰差勁不穩,9個裁判里有人給2,有人給1。
我其實一直很不理解,為什么在有人會給負分e的時候,居然有裁判可以給到2
1和0的差距我可以認為是有些裁判標準不一樣,但1和2,我就不是很理解了。
j3,這位來自克羅地亞的裁判,你是眼睛跟其他人不一樣對嗎
一號這位美國選手,他的待機要短一些,高遠度還行,落冰也有一種奇怪的穩定。
可我就是想知道,他都存周了,為什么不判降組
為什么e的加分還有086不該給負分嗎
存周落冰是很難站住的,他站住了。不錯,很強大的核心控制力,所以腳下那一堆刨出來的大冰花,撲了他大半個膝蓋,就當我們這群觀眾是瞎子看不到嗎
我解釋一下存周為什么會落冰刨冰,很簡單,冰刀是一條線,順著該有的方向落下,自然是順利的。可是存周了,就等說沒有按照預定軌跡落下,但必須穩住身形,腳下不就得拐一下嗎不然就摔了啊
一個落冰是,一個落冰是接,后者肯定會鑿出來一堆大冰花啊
樓翎3a跳空了不在這個里面,高濯存周,所以這里面只有五號是我們的小沐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