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們沒這么做。
褚曉彤也沒這樣做。
無關什么國籍分沙漠,isu偏心雙標。
只是因為,叢瀾在這里。
每天跟她一起訓練,看著她的延遲轉體,看著她越來越少的re,看著她逼自己連3a都快降到了零的re,看著她年復一年在精進的跳躍,又怎么好意思跟教練說,不然我們用re吧反正isu的裁判也不一定會抓
于謹每年都帶青訓營,他是主教練,丁教練是副的,兩人不管是對著省隊教練還是小豆丁們,開課時說的第一句話都是“re要在合理范圍,不要踩刃錯刃,存周可以練到不存,但技術必須規范,這是對自己也是對國家負責”。
九十年代,國際上對種花家的兔子選手們的評價就是“難度高,藝術低”,于謹同期那位運動員更是早早的就有了兩種四周跳,別的不說,技術上他們真的很少出錯,該點冰跳就點冰,不會是踩刃。
說沒有國籍優勢會被抓也好,說他們較真也罷,總之,刻意偷學錯誤技術,是他們所不齒的。
樓翎曾經苦笑著說,跟叢瀾一起訓練壓力很大,不是因為她一個女單硬是出了男單的四周跳,而是因為,她做得太好了,讓他不得不佩服。
“當你想偷懶的時候,當你覺得我這個跳躍要不然就用點歪門邪道的時候,你去看叢瀾,她在訓練場上總是那么的,那么的拼盡全力,你就會覺得自己好齷齪。”樓翎在個人采訪里這么說過。
叢瀾是太陽,照耀著他們,讓他們見到了最明亮的存在。
也讓他們對自己的這種小心思感到自責悔恨。
太陽底下確實會有陰影,可是離太陽最近的他們,又怎么能閉上眼睛不去看那明亮
“會抬不起頭,如果我的訓練沒做到位,我的跳躍沒進步,那我就會覺得,我很對不起叢瀾。我跟她請教過怎么跳三周半和四周跳,所以我覺得她也算是我半個教練,她人很好,也有自己的方式,我有時候聽不懂她還會跟我多講好幾次。”易儒這樣說。
所以他們兩人的跳躍越來越好,4t也很高飄遠,連高濯向閱河總是抽風的4t現在都能提高一成的穩定度了。
我覺得挺好的,女單總是要邁出這一步啊,誰不是從這種四周起步的只要后期慢慢改好,我可以接受
現在妹妹們的四周跳不好看不代表以后不好啊,你們要求也太苛刻了吧,我覺得女單賽場的四周越來越多就會倒逼她們努力,這樣比賽才更好看呀
也有人持相反意見,認為阿麗娜潘科娃和craee的4t放到賽場里很好,就算現在五毒俱全,可誰說就不能有變得規范的一天
這個言論把叢瀾粉絲給氣笑了。
別圈所有人啊,叢瀾的4t可從沒這個階段,她哪怕是索契時候都挨不著五毒俱全
連4z都藏著一年才披露,你覺得當年出4t和4s,她練了多久
只能待在訓練場的程度,在藍莓看來是不配出現在賽場的,不一樣,你們和我們不一樣
拜托,正常打分該扣就扣,我管她跳躍怎么樣,問題是現在扣了嗎別說她不搶別的選手位置,她該多少分就是多少分,哪怕再強再不影響排名,不該她得的分數也不該給她
技術不正確,每個運動員在學習的時候都是這么過來的。從壓根就站不穩,到如履平地,從華爾茲跳到1a,技術可以不穩定,但是不能做得不正確。
把跳躍放到賽場上,可能會失敗,可能會失誤,但不該有不正確。
而有了錯誤,比如f和z的錯刃,那就該抓該判該扣分。
這樣的話,錯誤的運動員才會去努力糾正,而不是任由其發展下去變得糾無可糾。對同場比賽的正確技術運動員來說,做錯了就應該付出代價,不然人家做對的要怎么辦活該人家做得正確了嗎
落冰質量的高低,搭冰與否,摔倒扶冰與否,存周到降組,e的正負和它的范圍區間,這些不都是isu制定來規范賽場的嗎
怎么現在就變成這樣了
最初只是一點點,后來變得明目張膽,現在已經連遮掩都不遮掩了。
考六分的人憑什么拿到八分就算第三是五分,第一是九分,她不管六還是七還是八,都會排在第二,那她也該是多少,就是多少
我們要的是如這塊冰一樣的雪白,裁判席對得起勤奮苦練的運動員們嗎
這是較真,世界上缺的就是較真的人。
花滑圈的知名從業者們,教練、運動員、解說、報社工作人員等等,態度也是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