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這兩日公開的合樂訓練時所披露的,叢瀾的自由滑節目是榮耀向我俯首,這是在2015賽季時候的自由滑曲目。新賽季的技術配置是勾手四周、外點四周”
齊妍的聲音冷靜中帶著輕顫,天知道她到底是怎么把這段文字給念出來的。
如果是孫婭然還好,她沒練過花滑,哪怕后來惡補技術知識也僅僅是紙上談兵,曉得跳躍很困難,但她不知道4z有多么困難。
孫婭然所了解的跳躍技術,是淺顯的。
她與眾多普通人一樣,嘗試過原地轉一周,也跟著學過華爾茲跳,但是沒有真正地學習過什么叫做1t、2t、3t乃至于4t。
是以,她所理解的“四周跳很難”,只是一個與“哇三周真的是人能跳出來的嗎”、“兩周我都不行,最多一周還是沒有技術標準的”這種浮在表面的難。
也就是,對孫婭然這些人來講,四周跳是難的,比一三周都難。
可是難到了哪里去呢
怎么其他人就是跳不出來四周呢
為什么一個3a對女單就那么難呢
孫婭然沒辦法真正理解。
但齊妍可以。
因為她是退役的花滑選手,她曾數十次代表國家去參賽,在冰上摔打十數年,最美好的年華都獻給了這塊冰,哭過笑過堅持過也放棄過。
齊妍知道怎么跳3a,理論上的。
她也試過,在叢瀾將3a熟練掌握的過程里,她也曾上百上千次地去練過。
可惜不行。
3a是一堵厚厚的墻,她穿不透,撞不破。
四周跳是云端之上,她不敢肖想。
4z與她的距離,大概是她練八百年花滑都出不來的那種厚度與遠度。
叢瀾正在跟于謹在場邊說著什么,賽前簡單叮囑,兩人的神色都很嚴謹。
廣播里叫到了叢瀾的名字,而齊妍還在介紹著叢瀾在o中披露的本次自由滑構成。
4z,4t,3a
跳接燕式,3z
接續步,3f3o,3a1eu3s,4s
聯合換足轉,編排步伐,躬身轉
與10相比,有很多相似的,但也有很多不同。
比如第一個跳躍從4t換成了4z,第一個從4s換成了4t,第三個從3f3o換成了3a
昨日和今日上午的兩場合樂,叢瀾并沒有。
“三個四周跳,其中4s還放在了最后,”齊妍頓了頓,“難度很大。”
雖然已經看過了o但是現在等待比賽的時候聽到這個編排,我還是忍不住想抖
絕殺的技術配置
但不知道為什么,這樣的編排才配得上小榮耀啊
男單里瘋狂上技術是為了贏,因為他們不這樣就拉不開與其他選手的bv,沒辦法最大程度保證自己的優勢。
叢瀾沒必要的。
鵝臺跟來的瑪麗娜維斯里娃輕飄飄地在解說頻道里說著“年輕的女王上場了。”
但叢瀾為什么這樣編排
因為她有著自己的追求。
鏡頭捕捉著她的滑行,掃過了她的全身,看著她找軸心,又聚焦在她的臉上。
六練時候一露面就讓人贊嘆的妝容,細致描畫的眼妝部分,黑色眼線拉伸向后,金紅一色的眼影之上,是兩條蔓延開來的金色紋路,臥蠶與顴骨的位置灑有零落的金箔顏色,細細看去,似是碎裂的金色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