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跟著國家隊成員們訓練、記錄他們的日常,與教練們一起開會,在這些吃穿住行都在一起的漫長時光里,科研項目組的人早就把叢瀾她們當做是自己的家人了。
哪怕不到家人這個程度的,也會對她們偏愛。
這群人除了叢瀾褚曉彤和隊內運動員以外,還收集了世界范圍內的花滑選手的數據相關,他們更加相信眼睛會說謊,耳朵會聽錯,但數據不會說瞎話。
他們雖然不會跳躍,不是花滑運動員,但他們同樣與真正的運動員一樣,知曉叢瀾的跳躍有多厲害,滑行有多變態,整個人在花滑上有多么的強大。
數據太重要了。
階段里,科研組的人也根據國家隊成員的評分標準對某個比賽進行了復盤,得出的結果和名次,與現實不說大相徑庭,也是相差甚遠。
特別是按照叢瀾所得到的待遇標準取個平均值,轉而形成一套評分規則,對g其他分站、gf、世錦賽進行模擬,最后的女單成績特別不一樣。
誰搶了誰的第二名、誰本來該第七卻到了第五
再根據褚曉彤的賽季待遇形成第二套評分規則,根據易儒的、樓翎的、沐修竹的、舒傲白俞寒的會發現他們總是被苛刻對待的。
這些,是gs給出的結論。
是所有人心知肚明的現實,也是堂溪在編舞時參考的資料因為她要做到讓裁判無可指摘,不能從編舞這里就讓自家選手落在劣勢。
場下的叢瀾還在繼續著她的步伐,馬上要到3f3o了。
于謹沒有將視線落在現場的大屏幕上,他不想抬頭看,也不愿意去費心看實時成績,他只是攥著圍欄擋板的頂端,指骨關節發白都渾然不覺,一顆心全撲在了叢瀾身上。
他想看著叢瀾好好地完成她的比賽,得到她該有的成績,g分站第一、gf第一、冬奧第二枚金牌。
至于打分
他左右不了,也無法現場去找isu的人干一架,所以只能選擇暫時地不去關注。
他把后勤,全都交給了張簡方等人。
所以此時,張簡方還在對講機里怒吼“給我上實時分析技術回放時給我上模型四”
模型四里,會將分數、技術動作數據、時間段內收集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展示得一覽無余。
換句話說,這一套模型里,叢瀾的每個動作粉絲與得分、參賽運動員相關動作分析和得分情況、被選擇選手叢瀾的某項技術動作與最高、次高得分者的技術對比可選定僅女單、僅男單、單人兩項是三個主要分析項,最后會有一個單獨的系統評價,且都是以真人轉換到建模小人的技術拆解動畫來作展示的。
形成的動畫會很長,播放再快也要五分鐘才能過完。
gs的系統可以在一分鐘的時間內完成這個處理,這是當前可以支持的最短速度。
后臺小黑屋的科研項目組這邊,初曉山聽見身邊的組長沉聲地對前場留守的工作人員說道“按張主席的要求。”
七個字,注定要攪起風雨。
初曉山嘆氣“isu你動什么不好,非動我們大家心尖尖上的大寶貝。”
組長看了他一眼。
初曉山憨笑。
組長冷哼“說得對。”
他們很護短,不僅僅是對叢瀾,其實前面易儒沐修竹兩人的打分時,根據gs顯示的兩個沖突數據,大家已經在這里罵罵咧咧半天了。
“有病吧,竹子b級跟一個b的人,還沒后者的分數高”
“a的打分居然才是b,這個外國選手沒國籍優勢嘿”
“旋轉是c的話按理說應該是三級吧,怎么定成四級了”
嘟囔過后就是一堆臟話。
gs有一套自己的評分標準,趨向公正、明晰,做到每一個打分都有據可依。
這或許就是冰迷們、張簡方們所追尋的花滑正義,gs有,但isu沒有。
前場操作系統的兩位工作人員對視一眼,扯了扯嘴角,無聲之間分了任務,這個動左邊,那個動右邊,開始調取叢瀾的數據,并匹配現場實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