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跟人回了個信兒,今天對方就推了個名片給她,讓她聽人家的安排。
真好,閑散人士一下子就多了個蘿卜坑,得跳進去栽蘿卜了。
黃曦夢撓撓頭,邊跟對方回復“好的收到我會準時去報到”,邊咂咂嘴,思考自己一時的沖動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
人啊,她想著,果然不能在睡前做決定。
深夜使人麻木。
直播間里跟著播的法國站花滑現場已經差不多進入了正題,播音員在用繞口的法語宣布著什么,后面還跟上了英語翻譯。
黃曦夢頓住了。
她一下子就想起來,齊妍早上聽聞自己要去干活的時候,發來的幸災樂禍的語音。
齊妍“哈哈哈哈哈你放心我的英語資料都留著沒扔,到時候全送給你”
黃曦夢笑不出來了。
她不喜歡學英語。
她不喜歡學習。
咦果然,深夜真的不能亂做決定啊
下午女單自由滑開始。
第一組是昨日短節目表現不太好的選手們,這六人多多少少都有失誤。
黃曦夢吐槽著編排“短節目還不太能看得出來,但自由滑這邊,原來都是34或者43這樣的跳躍編排,好歹節目里是分散的,怎么現在這么多人都拼25和16啊”
她覺得現在的人都瘋了。
“很不好看,后半程就是為了跳而跳,不是在壓步就是在壓步的路上。”黃曦夢道。
來來來,那群說專業人士也肯定先追求分數,對這樣的配置很接受的那群人,給我過來聽聽
對,真的很丑,但是現在十個人里有六個都這么做
25倒還好了,我窒息的是有的人體力分明就不夠,還非得編排16
卓雅塔蒂亞娜她們當時帶起來了這個風氣,娜塔莉也是罪魁禍首,那一場過后,jr和sr都有不少人將跳躍做了極限編排。
黃曦夢“特別不好看,這個配置不是我說,就算叢瀾來了,也照樣難看。”
張弛有度才是和諧的,旋轉都放在前面兩分鐘,七個跳躍分剩下的兩分鐘,一個跳躍才17s,單跳的時間還得挪給連跳,加上女單三周跳的待機時長也不算短,這么一來,除了壓步銜接進入跳躍滑出之外,就沒有半點時間給她們做豐富節目內容的多余銜接了。
她們的動作合乎規則,但正是這份“多余”,才是更豐富的部分。
黃曦夢“跳躍在空中時間是不足一秒的,進入滑出的步伐加起來也就是秒,按理說時間沒什么問題,但后半程的話體力消耗劇烈,為了確保跳躍的成功率,就一定要調整自己的狀態,并以更穩妥的方式去進入跳躍。”
她說,這樣一來,就給了選手很大的限制。
“你們很喜歡看瀾瀾的鮑步進3a,還有她跳躍落冰之后跟一個highkick,對吧”黃曦夢試圖舉例式講解,“但如果將跳躍都放在后邊,就會考慮成功率的最大化,而不是其他。”
一是體力限制不允許有高難度的進入滑出,二是前后跳躍都緊挨著,上一個失誤就很容易影響到下一個,也對難度銜接有了限制。
這樣的話,用下腰鮑步進3a就顯得不是很劃算,失誤的概率太高,不如換成更穩妥的。滑出的highkick就不必要了,不加分純炫技,雖然颯得讓人尖叫,但對節目得分沒有什么太大的幫助,事倍功半了屬于是。
黃曦夢“但也不是就沒有難度步伐了,只是說,原來她們的實力是七個跳躍都能用更高的難度,現在可能就四五個都是一般般的難度。”
轉三也可以進3z,但連續的兩個乃至三個轉三的進入,不僅好看也會更難。
說白了就是放棄了節目的藝術性唄
e的加分難,11的系數卻是實打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