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站在這里,全場為她寂靜。
考斯滕在燈光下閃著金色光芒,有寒風吹來,呼嘯的聲響震天動地。
風暴來了。
暴風雪來了。
孫婭然在之前的節目里還會以不打擾觀眾看比賽為關鍵,捎帶著講上一句話,在技術回放階段才會跟搭檔一起分析。
叢瀾的短節目開始的時候,孫婭然并非刻意,但她確實是沒有任何想要說話的意思。
她害怕,怕自己一張口就給叢瀾的節目落了瑕疵。
從探險家的孤絕,到人生的困境奮起,叢瀾用了一個半賽季來進化,已經在全錦賽得到了gs認可的滿分,所有的冰迷此時的想法是,只要跟gs一樣就可以了。
那是她們見到過的最美風暴,也是無人可以從中逃離的風暴。
但等叢瀾將“忍受苦難”加進了節目后,她一起勢,眾人就知道了,這個短節目怕是還要精進。
一個運動員,她可以把自己的短節目打磨成什么樣子呢
忍受苦難,擺脫桎梏,困境奮起,這不是割裂的。
風暴初問世,是叢瀾在講生生不滅的信念,是絕境中有希望,死地里有堅持。
這個賽季,風暴是叢瀾伸出右手,拉扯著所有想要從渾噩生活、絕境困境里走出來的人,或鼓舞,或幫扶,總之要堅持向前。
但總有人趕不上。
節目開始,是沒有怎么變化的情感。
直到叢瀾跳接燕式轉之前,有一個沉重三拍子的音樂結構,它同時也是曲子的一個轉折點。
灰暗的和聲,定音鼓滾奏,音樂構建了一個寒風刺骨的世界,這里充滿了痛與掙扎,迷茫與失落。
混沌之中,冰雪似乎凝結了時間。
有人重復地在頹靡的精神世界里躑躅,日復一日地做著麻木混沌的事情,沒有看見陽光,也沒有曬到月亮,頭頂是一塊黑黢黢的布,身邊是能吞噬光的迷霧。
好像也不是過不下去,好像也不是很過得下去。
湊合吧,無所謂了。
叢瀾的短節目變化之處,就在于這里。
風暴是亢奮的,它的每一個舞蹈,每個步法,都飽含著最熾烈的情感,耀眼奪目,能融化最硬的堅冰。
但也會讓人閉上眼睛,閃躲到別處,或者在這短暫的明媚中燃起烈火,而后又被陰雨連綿的精神世界再度澆滅。
要善待自己,吃一頓飯,穿好一點,要看向遠方,要揭開頭上的黑色天幕,站在那里就罷,不用奔跑,不用飛翔,只需要移動目光。
有朝一日,在平靜的生活里,突然不想再將就了。這個念頭興起之后,在冷靜的時光里變成了信念。
于是她開始攀爬。
于是她將信念鑄成了一個盾。
她不必尖銳到擁有一把劍,她只需要在低谷里有一個容身之地,可以阻擋外界不斷蔓延的肅殺所帶來的絕望,遏制自己不斷墜落的情緒,護住自己所能擁有的生機。
天氣晴朗的時候,再出來也無妨。
叢瀾跳接進入燕式轉。
dethdro的跳接落冰之際,有一個磅礴的重音響起。這是有人上岸了。
女高音吟唱著未知語言,在風中不斷地搖擺,嘶啞恐怖。這是岸上的風景。
燕式轉的姿態變換,是情緒的層層推進,風暴來了,風暴走了,世界靜悄悄。
叢瀾在這里,抓住了一個微弱渺小的希望。
狂風四起,那是新的危險來臨,亦是新的困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