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叢瀾的上限提升了05分。
但有一點不能忽略,叢瀾以前能確保有85的bv,她的e3才是裁判組能掌控的給分區間。
她現在的12分里,只有8分掌握在自己手中,裁判組的權限范圍是4分。
等于說,盡管滿分狀態下,叢瀾從115擴大到了12,明面上看她是有05的增加。
可是,實際上,叢瀾是在損失了05的情況下,將她的掌控范圍讓給了裁判,并使得對方又多了新的范圍。
一條線段,分別掌握在叢瀾和裁判組手里。
10里,這根線段最長115,最短55,此消彼長,正方向上裁判最多能影響這個線段長度的26最多3,負方向上是減少35最多3。
20里,這跟線段最長12,最短是4,照舊是此消彼長,裁判影響正方向的333最多4,負方向是減少50最多4。
這個百分比的區間是擴大了的,等于說裁判組在新規則之下,對整個賽事里參賽運動員的得分的影響程度,是變大了的。
t上代表運動員的紅色,和isu的藍色,上下線段的對比格外的明顯。
哪怕不算這個百分比,都能看得出來。
再者,叢瀾本來拿3就很不容易,往后5難道會簡單嗎
要知道,這次給出了六條加分的標準,滿足前三條的情況下一共有五條是合乎標準的,才能給出5的賦分。
于謹認為,叢瀾可能費勁力氣也只有個4,這樣一來3a得分就是112。
算成區間的話,是11212之間,且無限趨近于112115的范圍。
舊規則系統,叢瀾也就是差不多的分數了。
如此,叢瀾等于在5的情況下沒有提升優勢,還被迫削減了自己的強處。
丁教練“最可怕的是,到時候非歐美國家的運動員都會面臨這個情況。”
裁判組已經在這么多年里開始亂打分了,誰知道他們在20中,會不會也跟現在一樣,高貴國籍不抓刃不糾錯直接從3往下減,亞洲國籍的從3開始加。
于謹一錘定音“單單是bv和執行分,就已經讓裁判組的權限擴大了許多。”
他動了一下遙控器,翻出來了下一張內容。
根據這兩年isu的表現,于謹合理懷疑,到時候叢瀾足以5的跳躍有八成的可能性會給4,別人2的跳躍則會給3,甚至isu不要臉的話能給個4。
在都是3a的情況下,叢瀾分數就會從12成了112,別人分數從96成了104。
相當于,叢瀾降低了08的同時,別人增加了08。
于謹的t上列出了這樣的表格對比。
“你看,一壓一抬,本來分差應該在24的,現在只有08了。我以叢瀾舉例,是因為她的技術我不用多說,大家都看得出來,是能夠加到滿分的。
如果你們感受不到這個分差的恐怖性的話,那么我們換一個對象,男單呢雙人呢
他們能跟叢瀾一樣,靠著至少一三十分的bv來跟后面的人拉開距離嗎
誰能做到誰不是摳著那么一分兩分的,給學生編排技術動作呢”
前面的計算,眾人聽得云里霧里的,只有國家隊的這些教練提前開過一次會了,所以對它的反應很快。
等到于謹說了這樣的一段話,省隊的教練們才反應過來。
技術分是增加了不假,但是在裁判權限也增加的時候,這個技術分的“增加”,就不是真的增加了。
“明升暗降啊這是。”
“頭疼死了,真難算啊。”
“原來在這兒埋著陰招啊”
于謹也不想假設來假設去的,他其實目的就是想告訴眾人,isu在10的時候就習慣一壓一抬,叢瀾吃這個虧很多次了,只不過她的分數太高太高,所以不明顯。
叢瀾冰迷為得分忿忿不平的時候,太多人來說,“她都已經第一了”、“她都已經世界紀錄了”、“她都這么大的分差了”,為什么要在乎那么一點分數呢
可能只是所有人都認為該3的3a給了286分,可能只是所有人都夸贊的3z給了171分,不過是014和039,為什么要在意呢
哪怕是自由滑12個動作加起來,你們以為的不公平,也就是兩三分而已,叢瀾都拉了第一名三四十的分差了,在乎這兩分嗎
她為什么不能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