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的兩人循聲望了過去。
叢瀾“哇哦,熱臉貼了人家的冷屁股。”
于謹“別罵了別罵了。”
叢瀾給他建議“你找領隊錄視頻吧,解析新規則,做成中文版和英文版,分集對外播放。”
如果有的教練態度是不在意的話,那,運動員總不會這樣吧
但孩子們是沒有機會得到于謹他們這群人的教學的,也不可能都拉到基地來訓練。
再者就是,從十歲到二十歲,這一年齡段的人太多了。
叢瀾“可以督促一下家長,很多冰娃的父母都特別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們會格外喜歡來自國家隊主教練的教學視頻的。”
到時候孩子們不想看,家長也會逼著看。
甚至,懂一點技術的家長會翻來覆去地看。
加一個英文版的翻譯,放到外網,也是表明中國冰協態度的意思。
其實這次開會,盡管知道面對著的不只是自己人,八成有反對張簡方、反對于謹的,但衡量過后,于謹丁教練還是決定按照原本的想法來設計內容。
就像是他們兩人闡述的“bv降低了,e高了,帶來的后果是不利的”這一條,冰迷之間有人意識到了,教練之間也是,不過他們沒有掰開了揉碎了去探討。
這一點是沒必要對外人講的,于謹大可以直接說結論,而不是用叢瀾舉例。
他舉例,造成的影響或許是有人腹誹,“啊對對對,就你們叢瀾一直吃虧,就你們的人是最委屈的”,再對外一說,只要匿名頂著“業內人士”的形容詞,到時候就又是一場腥風血雨。
更別說于謹是分析了整個規則的,后面還有一堆復雜繁瑣的內容。
男單的自由滑從四分半縮減到四分、分的標準再度細化等等,這些猛地一看是很不錯的修改,實際上按照isu的執行能力,并不會如此。
所以才要分析和挖掘。
然則,他推心置腹,別人不見得會接受。
于謹恍然大悟“對哦,還可以這樣做。”
冰協之前錄制過隊內成員的基礎技術動作教學視頻,教練們也參與了進去,收到了很好的評價。
這是一條新的路,但于謹他們還是沒有這樣的新潮觀念。
視頻博主最近風頭正盛,人們都說現在是風口,察覺到這點并去做的,還是少數人。
于謹能夠接納新鮮事物和想法,只是,他的時間緊張,就沒有精力去想這些。
宣傳組的詹吟他們倒是會提出這類意見,可他們沒有資格管教練組啊
有時候就是這樣陰差陽錯。
要是能對花滑的發展有好處,于謹很樂意去做,哪怕沒有錢。
但隊內的教練們,說句實話,年紀都挺大的,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對世界的認知,已經落后小年輕們了。
有新思維和新能力的,卻是沒有資格給他們意見的人。
詹吟不可能知道于謹的困擾,他也不可能直接找到于謹,說于教練我們來拍個視頻吧
就算是有這樣的想法,也只能先提交方案去找領導,等到領導確認了,才能繼續下一步。
林悅和陳嘉年今年被張簡方扔去地方隊了,學習時間夠長,也該貢獻貢獻,所以他倆這次沒來這邊。
叢瀾不提這個,于謹還真的不能在短時間內有這樣的解決方案。
而且他去跟祁尋春、張簡方說這件事,遠比其余人提要迅速、有效,畢竟他是主教練。
聯想到于謹的性格,叢瀾又叮囑“有些話還是不能說開說透的,你可以婉轉的、諷刺的、明人說暗話的,但不要直接說哦”
于謹擺擺手“知道知道,我又不傻。”
會議上對isu的無數吐槽,什么腦子有坑、吭哧癟肚、兩腳踹出來個臭屁,一群東北人罵人的時候,遠遠沒有止境。
還有拿著叢瀾成績去分析,這個環節也可以省了。
“那我得好好寫寫稿子,”于謹越想越覺得這個招兒不錯,“要比較的官方,有我們國家隊的正氣,又能充分表達我的態度。”
說白了就是,爭取做到文化人罵人。
叢瀾“加油,看好你哦”
于謹“行,那我去不是,我去什么啊去,我來找你有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