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訓的主要目的就是突擊訓練,快速將運動員們經過一整個休賽季后稍顯懈怠的狀態給調整回來,是鞏固也是趁著在高原挑戰高難度。
國青隊是一組,國家隊是另一組,每個組別除了通用的訓練方案以外,還有各自教練制定的專項訓練,這部分每個人的都有差異。
叢瀾是鞏固四周,她今年打算將43連跳放進去,所以于謹著重練她的這個。
沐修竹的話則是在t、s、z之外,練f,之所以不練o是因為這個難度遠超其余三種四周跳,練這個容易受傷還見效慢。
于謹“分值也不高,暫時先不練這個。”
叢瀾練過,摔得很慘。
她對外采訪時直言,四周跳里除了4a,最難的不是4z,應該是4o。
有提案建議4o修整難度等級,將它定為4a以下分值最高,但isu忽略了這條。
男單至今沒出4o,有人練了,比賽里沒成。
于謹“勾手四周練習的人會多很多,這個分值太占優了。”
叢瀾“菲利普四周不也一個難度嗎”
于謹“bv少。你新賽季自由滑放幾個跳躍三個還是兩個”
叢瀾“三個。”
于謹比個知道了的手勢“新跳躍還練嗎”
叢瀾摸了摸自己的腰,咬了咬牙“練”
索契周期奪冠,平昌周期衛冕,京張周期追夢。
她也有自己的人生階段,要在驕傲上,繼續向前奔跑。
女單里,sr王萱和蘇芯她們,隨著年歲的增長,本就一般的技術逐漸后退,好在隊內這幾年的訓練方針有所更改,她們牢固的滑行和控制技巧維持了基礎水準。
周妍寧和洛蓓蓓兩人升組也有兩年了,她們當時還算那一撥國青隊里的佼佼者,但是今年就有點不夠看了。
張簡方看著手底下的資料,只覺得有了種地老農終于捱到秋季收獲的快樂
“女單這邊,十二三歲的小女單儲備非常不錯。”于謹說道,旁邊的丁教練也點點頭。
三個分組,novice對國家隊沒有什么用處,花滑部不收年歲過小的,只有十二歲上下適合趕緊去比jr的,才會破格入選國青隊。
她們也一般都會跨組去比國內的jr賽事。
novice專業的運動員,一般就是省隊和俱樂部的人去比這個層級的賽事。
但今年有了沈韞玉,到時候估計得單獨給她安排一下。
jr的話就是國青隊了,四個項目的儲備都有。
前兩年還看不出來的進步,今年就像是爆發了一樣。
十二歲的五種三周全練習3a和四周跳,這幾乎已經確定是未來爭奪領獎臺的標配,而這樣的jr小女單,他們能找到大于一個巴掌的數量。
于謹“你先看一下。”
丁教練2017賽季收了兩個小女單,一個叫做冼初然,一個叫做景筱曼。
她倆的技術有點小問題,所以去年開始跟著在丁教練那邊糾正技術。
2017年年初的時候,丁教練就聽說有兩個不錯的小女孩,出了三周,技術方面不太穩定但至少落冰了。
兩人都是從哈爾濱出來的,之前在隊內也差點為了一個青訓營的名額爭到頭破血流。
很好強的兩位姑娘,但說句實話,能走體育競技道路的都比較好強。
冼初然12歲2005年出生,景筱曼13歲是2004年出生,兩人的生日離得也很近,都是五月份的。
所以算下來的話,技術到位的話就能參與2022冬奧會的選拔。
都是很合適的年紀和狀態。
丁教練“問題不大,她倆的技術瑕疵好改,孩子也努力,現在調整得七七八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