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教練總說不急不急,穩下來,沉下來,我們都能練出自己想要的東西。
桑瑩一開始很急,后來她知道,半年出不了3a,一年出不了四周跳,起碼在她這里是這樣的。
但是,丁教練和教練組能讓她兩年糾正所有的錯誤技術,兩年出漂亮3a,兩年提升節目藝術高度,兩年升組大放異彩。
聽到成績看見自己刷新b的桑瑩哭花了妝容,眼線微微暈開,她在鏡頭前抽泣。
丁教練無奈:“情緒變化這么快的嗎剛才還蹦跶著舉玩偶給我看,現在怕是連看都看不清了吧”
桑瑩:“嗚嗚嗚好高的分數啊”
丁教練:“會更高的。”
桑瑩:“嗚嗚嗚教練我真的在a級賽出3a了”
丁教練:“會有更多更好的3a。”
桑瑩:“說好了今年幫我出四周跳的。”
丁教練:“會的會的。”
桑瑩:“嗚嗚嗚拉鉤好嗎”
丁教練:“”
鏡頭前別這么幼稚,我好歹是個四五十的中年人。
但誰能拒絕可愛的運動員呢
最后丁教練只能放下他抱著的一堆玩偶冰童塞給桑瑩的,艱難伸出小拇指,跟桑瑩拉鉤。
說的什么給我接語音
kc區不是有話筒嗎收音放出來啊混蛋
急聘唇語翻譯師
褚曉彤想起來了自己第一場升組賽,說實話,那時候她比得慘不忍睹。
她承認,同等年歲自己是比不上桑瑩的,沒有后者這么自信、輕松、敢于放手一搏。
叢瀾這樣的定海神針抗走了所有的壓力,教練組后勤團隊和冰協的依靠厚實如大山,隊內無數模擬考幫助運動員熟練比賽氛圍完善的配置,讓京張周期的桑瑩不再是溫哥華周期的褚曉彤。
不過,好像也不用羨慕。
我們的每一步不就是為了讓后來者過成現在這樣嗎
就像我們的當初,也是在前輩們留下的大樹下乘涼。
雙人和男單的項目可能隔著什么,讓褚曉彤不那么感同身受。
同為女單,屏幕里的一切都太熟悉又太陌生,她能回憶起自己的曾經,卻發現那些畫面老舊了起來。
國家隊革新技術,革的不單單只是技術,還有腐朽氣息、怠惰環境、陳舊規則,張簡方螞蟻搬家似的一點點根除弊病罷了,日常不察覺就會忽略,回首時便有了鮮明對比。
所以褚曉彤才會覺得,京張周期的女單們,與她那時大為不同。
這是因為,死水被盤活了,不再是說上去好聽的代代相傳,而是落在實處的活水引泉。
齊妍也發現了這點。
在看直播的黃曦夢亦是如此。
黃曦夢想要回放,忘記了這是直播暫時做不到,她手指點擊著屏幕,看到提示才意識到沒有進度條。
“真幸福啊。”她呢喃,眼里滿是渴望。
在這樣的環境里訓練成長,該多么幸福啊
被人調侃是陪著前輩來錦上添花的“無用”,讓教練組為了他們勞心勞力編排比賽分派,很多人質疑他們是否配得上這份用心,臨近開賽,貼吧論壇都有著“我就是覺得他們是廢物,還得前輩扛壓力才能站上賽場,垃圾”的類似言論。
前輩撐的是傘,握著傘柄的卻不是僅一人的手。
迄今,三個項目的今賽季升組小將,皆交出了滿分答卷。,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