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稀罕的,全國上下有的是人稀罕。
這就有點像是世錦賽的名額爭奪規則了。
十二月的教練員考核,不單單是為了次年的四月和六月培訓班入門券,哪怕不想參加或者不夠資格參加的,每年多一次考核更新等級,在冰娃家長這邊已經成為了必備的證明。
很簡單,當官方開始推行一個證件后,那么與之相關的各方人士,都會快速追求起來。
盡管可能有人厭惡,不接受它,但是沒辦法,為了賺錢為了活著,他就要做到。
此舉也極大地刺激了當前花滑市場的教練員級別更新換代,一些妄圖啃經歷而不思進取的人,不到兩年就沒什么家長愿意找他們學冰了。
別人都有新等級,為什么你沒有
別人每年都去考,為什么你不去
你是不是不行啊
太偷懶了吧
考核的內容并不難,理論和實操,里面會涉及到國家隊提前放出來的考點,只要教練愿意去看去學,及格沒有問題,冰協并沒有對及格率進行控制,有的考點是達到了100的。
冰娃們倒是很開心,因為考級的終于不只是他們啦
教練也得每年考試
大部分教練賴以生存的商冰,早在這個制度推行之前,大老板就被冰協喊去談話了。
于是想要拿到好的工作,只在最初考一個教練員證,就不夠看了。
一邊是商冰要求,一邊是家長思量,這么一來,逼迫全國的教練員們不論年紀大小,全都動了起來。
也捎帶著,給課程價格重新做了劃分。
道理也簡單,你今年十二月考核是a,去年也是a,每年都這么優秀,那么你一節課上千都行;
但你怎么才是及格的c啊要三百有點坑了吧連b都不到的
你為什么沒更新去年怎么沒去考這還要兩百我不如添五十塊錢去找個有c的。
不足一年,冰娃家長們就自發地把一些濫竽充數還偏高的授課價格給打了下來。
最后一看,哇塞,現在的學冰環境真好啊
想找靠譜教練直接看他每年的標記有沒有更新,是abcde哪個等級,考核評語是什么,以及他帶的學生在全國賽成績怎么樣,再研究一下同等級的教練里大家的價格都是什么,之后直接找人問有沒有名額就行了。
哪怕沒有帶學生的經驗,只要十二月能考個c以上,次年參加一次四月培訓班,出來后就是一個被冰協和國家隊雙重認真的好教練
還不用擔心教練員的技術跟不上時代,因為每年的十二月考核就是國家在幫他們更新教學水平的。
二月平昌奧運以后,練女單和雙人的冰娃激增,特別是女單,有叢瀾這么一個榜樣立著,任誰都知道這將會是一個通途大道只要你能走到國家隊,你就有這個世界上頂尖的教練團隊為你的夢想保駕護航。
一開始還有家長憂愁,覺得練冰是不是要被坑好多錢才能上路,錢倒是其次,如果耽誤了孩子的時間和精力就沒辦法挽回了。
結果一去了解,壓根就不用擔心。
這也使得在第一批小高潮以后,很快就迎來了冰娃群體擴增的第二個高潮。
很多時候一個專業項目斷代、落寞,不是因為真的就沒有可練的人才,而是缺乏整體的環境。
說白了,中國十幾億人口里,真就找不出來拔尖的花滑人才嗎
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適合花滑罷了。
陸心怡頭一次感受這樣的氛圍,屬實被嚇到了。
“比國外好太多。”她說。
這里的討論,太積極向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