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每年的c在標識o上都會專門設計一番。
今年要在重慶舉辦,這個火鍋與山都很著名的地方,一早的招標中也大多以這兩個意象來設計o的。
但最終選定的o,與這兩個意象都沒有關系。
它是一簇燃燒的火苗。
冷冽得似是刀鋒猝火的那抹藍,燃燒間依稀形成了一個旋轉的動態,在冰上,在陸上,也在所有人的腦袋上。
就連現場,也做出了這個o的實體雕塑。
陸心怡沒搶到票,她拿到的是靠著人脈得來的贈票。
在體育館門口就有很多冰迷來打卡,哪怕現在比賽還沒正式開始,只是不能放任進去的o日。
“這個火真好啊”
“像是雙足直立轉”
“是插足轉好漂亮的動態。”
小姑娘們嘰嘰喳喳,直到有人問“你們知道今年的o為什么是火嗎”
陸心怡也好奇望去。
一道清澈的聲音響起“能做事的做事,能發生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1
而在這句話后,在場的所有人,不由自主地接了最后一句“此后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1
陸心怡不太明白為什么大家都會接這么一句話。
她在國外讀的書,直到大學畢業,都沒有接觸過太多國內的教學。
正如她不懂,為什么這話落下,在場的人就沒再有一分聲音。
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孩子,可能會忘記春江花月夜全篇,也可能會不再記清楚滕王閣序全文,但永不會忘記魯迅所寫的這段話。
盡管已經時過境遷,這是一段愛國的話,但經典之所以是經典,就是因為它的內核。
到了現在,這話依然能點破現實。
而最初發聲的那位,甚至沒有說出第一句。
陸心怡對這句話很陌生,卻不妨礙她感受到這話中的深厚情誼。
這場c,到底要做什么
此時,大家有了這樣的疑問。
叢瀾在后臺翻祁尋春給她的包。
“不是吧這么多”她驚呆了,一包全是本次比賽的周邊。
關于o的就有兩款徽章,一個是與火苗一樣的圖案,一個是螢火蟲發光的造型。
兩款徽章綁定,在同一個包裝袋里。
而且天青色的背卡上,還印了熱風里最著名的這段話,尤其是前一句,“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3。
它的位置是兩個徽章的上端,端正的楷體,非常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