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婭然瞇了瞇眼睛,斷定“我們的小將似乎要拼死一搏了。”
當即就被直播間門里的人給糾正了用詞。
吉利點,是拼活一搏
是你死我活,不管如何都是我活
都是一群很講玄學的人。
孫婭然瞥了一眼旁邊擺放的顯示屏,沒忍住笑了一聲。
“好的,”她糾正道,“我們的小將馬上要爆發了”
殷英千感覺自己的上半身都是硬的,借著滑行這段空擋,他深呼吸數次,按照訓練習慣做準備動作。
jr時期他的成績說不上優秀,但也不差。
拿過兩個jg的銀牌,一次jg銅牌,還進入過一次jgf,jc里的最好成績是第五。
國內的成績要比這個好一些,畢竟四周跳男單基本都進國家隊了,雙四的則是全在國家隊里。
在冰迷那邊,并不是查無此人,只能說他還不到非常優秀的程度。
升組后,教練說你的發展前景是不錯的,骨骼肌肉逐漸發力,只要好好訓練,成績會越來越好,技術也會越來越穩定。
殷英千很喜歡國家隊的氛圍,也壓根不想離開這里。
滑到世錦賽,滑到北京,滑到越來越遠的地方。
這是他們這一批運動員想要的。
你的短節目已經這樣了,不拼一把怎么追
我們不比任何國際上的人差我們的教練后勤是最好的
殷英千沉住氣,站在場中聽到漫天的掌聲后,心里陡然一靜,在這喧鬧中進入了忘我的狀態。
我能行。
這是他在音樂響起的前一秒,在心里驀地出現的一句話。
后臺里關注前面賽事的于謹,見到了顯示屏上拉近的殷英千臉部特寫,賊賊地笑了起來。
啊,這個表情他知道,見過幾次。
雖然每次的主體都不太一樣,但結果都很好。
于謹將視線轉移給了沐修竹。
沐修竹正戴著耳機在地上來回變速跑,熟練地進行著他的熱身環節。
沐修竹也有過這樣的表情。
見過人一夕之間門成長嗎
當他明白了自己的責任,不再懼怕,決意扛起,那一刻他就真正地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入了這片“大地”。
不再是浮于冰面的泡沫,顫顫巍巍,無可依靠。
與殷英千相比,鄺玉海要緊張得多,孩子如何他是清楚的,小毛病多,賽場訓練場水平起伏大,能出一個好節目也能崩到炸煙花。
要不然jr時期不至于世青賽上不了領獎臺,不說第一,第三總是沒什么大問題的。
還是老話,掌握了三或四個四周跳,那得在賽場上跳出來,不然三四、四四的編排就是個笑話
殷英千的兩個四周跳,是最不被“高貴冰迷”在意的“低級四周”,也就是4t和4s。
他在這兩個跳躍上的成功率還算可以,4t在80落冰,4s在60落冰,摔倒的概率不高,就是小失誤比較多,像是存周、滑出不暢、翻身等等,這些要是算起來就比較細節了。
所以一般來講,提到的成功率都是跳躍落冰不摔。
自由滑改成了三四配套,外加兩個3a,43連跳是4t3t,亦是殷英千的頂配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