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六練,氣氛活躍極了。
這場男單自由滑的激烈程度比jr的要強許多,過了發育關的男單選手們,技術動作的質量也比jr的高出一大截。
同樣的,gs在這一場發揮的作用,更為顯著。
孫婭然“我們在平昌周期的時候,就討論過,運動員為了技術動作要放棄什么,堅持什么。”
也就是技術的標準性、正確性。
以于謹為代表的教練員們,強調運動員不能為了追求高難度而放棄這個技術動作的標準,同時也不應該讓整個節目都為跳躍服務。
他們說,跳躍應當是服務于整個節目的,s也好,fs也罷,不能為了跳而跳。
結果被北美教練為代表的人們,嗤之以鼻,并用他們學生的分數來反駁,覺得一個跳躍能成功,節目上了及格線,就足夠了。
確實挺夠的,男單短節目cs滿分50,能上30的他們得35,能有40的他們得45,這種水分搞下來,可不就是“賽場只要站得住就贏了”嗎
支持這樣說法的冰迷們,里面絕大多數都明白,這樣的主旨下,花滑的發展勢必會走入歧途,它的未來將會越來越狹窄陰暗。
但沒辦法,有成績啊
唯成績論,在任何國家都是存在的,甚至被奉行。
競技體育不看成績看什么呢
看誰會示弱,誰會造人設嗎
那這還算是什么比賽
正是這樣的非黑即白的洗腦之下,如今的冰迷分成了兩派,一邊站于謹,一邊是對立。
站于謹的,也忍不住催促他趕緊讓jr們趁著年紀小體重輕出四周跳,能升組的就升,不能升的就退回換新人來。
中國人這么多,總能翻出來一個國家隊的人數吧
于謹經常上網,有時候看著這樣的催促言論,就覺得挺難受的。
在他們看來,運動員就是一個“消耗品”,能上就上,不能就下。這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可他是教練員,要保證的除了成績還有運動員的競技生涯。
但于謹也不能苛責大家,因為都是為了成績去探討的。
之所以有這樣的言論趨勢,問題根底在isu。
“你看啊,”于謹跟叢瀾說著,“我終于能看到我堅持的結果了。”
他不是一個什么都要抓在手里的人,也退回過運動員,成績上不去當然不能繼續留在國家隊了。
只是,不該像激烈的冰迷們所說的言論。
來gf的有沐修竹、卞玄、殷英千,六人名單里的種花家兔子就三個,這個比例非常可觀。
有人幻想,能不能前三都是我們的人。
沐修竹短節目第一,余下兩人成績卻在三名開外了。
跟在短節目的成績,冰迷們看出來了,isu想保的一個是阿美莉卡的男單,另一個是霓虹的男單。
gs出來了,小沐這次的fs分數總不會被壓到那個境地了吧
雖然s沒趕上,但有了,想哭
icu跪下挨打
要怎么挨打呢
是看到了第一個出場的泡菜運動員穩穩發揮,沒有亂扣分數的基礎上,得到了他的sb和b;
也是看到了卞玄和殷英千終于不再被亂壓分的技術動作的e,還有前者終于上了85的分。
直到霓虹的男單出場。
師從寺峰淳,這位教練有獨特的偷雞摸狗教學方式,他的知名“大”弟子是町野紀美子,一戰出名的方式是送前者進了霓虹的冬奧女單名額之內。
這次,他也靠著自己的“實力”,說服了本就是自己派系的jsf,棄了女單的仲田雪枝,用她來保男單獨苗。
目標是前二,因為不一定會贏阿美莉卡的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