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u確實沒有對re發表什么清晰的言論,可規則里有相關內容。
合理的re是必要的,比如t跳無可避免的180°,再比如a跳的90°,除了z和f以外沒有真正的0re,這一點許多人都明白。
問題是過度二字,當t以外的五種跳躍出現了離冰時方向與起跳截然相反的場景,那么,這個跳躍多多少少是有問題的。
“方向相反”,也就是isu一條規則里提到過的內容。
a跳變成向后跳躍了,z幾乎跟進入的那條滑行線相反或者直接270°冰面旋轉了,這種情況下,根據規則是可以與存周一樣,給予降組處罰的。
技術不成熟的運動員就是會犯錯,哪怕成名已久的運動員,也會在技術質量下降時發生這樣的問題。
isu為什么今年瘋狂地營造“叢瀾技術下降”的假象,從e的減少到對她的各方面苛求,就是想讓人們有“叢瀾已經到了職業末期”的印象。
只要能做到,后續他們再給分就沒有人能管了,因為她到了末期,而到這樣階段的運動員都是會技術變形的。
褚曉彤“我再強調一遍,技術動作錯誤不可怕,糾正了就好。怕的是明知道錯了還要繼續往下練。”
阿麗娜潘科娃,兩個四周跳的e扣分就差扣到最高了,連余下的三周跳里,一個33連跳的第二跳3t也被兩個小于號降組了。
教練想說她落冰是足周的。
但gs已經有畫面了,第二跳的時候阿麗娜潘科娃在冰上旋轉了快要一圈才起跳離冰。
連跳出現存周的情況最多,可這還是第一次因為過度re倍扣分降組。
教練準備去申訴。
觀眾們如同發現了新大陸一樣,意識到了什么。
原來你們是能看到re問題的
我們爭論了那么久,他們說你們就沒這個規則,結果你們是有的
我以后就信你
四周跳只是最明顯的罷了,三周跳的問題也非常多,只是以前蓋在了四周跳下面,被人忽略了而已。
這次,大家發現原來號稱會四周的人,連三周跳都不怎么標準啊
技術簍子都是漏一堆的,我早說了三周都沒穩練什么四周,還被罵了
就這技術都快定型了吧要是以后isu開始抓技術,我看無人幸免
慘了慘了
男單也一樣,不是說只有四周跳才會出現偷周等問題,在忽略銜接的時候,技術動作不標準僅僅是最大的問題。
三周跳也滿是毛病,這才是最可怕的。
看著七零八落的小分表,網上興起了討論熱潮,關于“正確技術”和“挑戰難度”的話題又翻了上來。
一直叫囂著“技術正不正確無所謂,只要賽場落冰了就能拿到bv,到最后還是我們贏”的這群人,終于學會了閉嘴。
gs不慣人,更不慣技術篩子。
孫婭然在直播間樂不可支“正確的判罰會引導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我們缺的就是這。”
還有人在說太嚴苛了,對女選手不能這樣,她們先天就比男性弱,同樣的技術動作應該多放放水。
然后被人拿著叢瀾的技術糊臉上,問他們女的怎么就天生弱得連正確的技術都做不到了
再者,技術篩子不單是在四周跳上,三周跳也滿是漏洞。
可自古以來,能把三周跳完成度拔高的女性運動員,多得是。
風在吼馬在叫我看著五毒俱全的跳躍終于得到了她們該有的扣分,看著那些投機取巧的人在今日食到了惡果,看著占盡便宜的人前途一片黑暗,我就覺得活該
阿麗娜潘科娃幾乎是慘白著臉離開的kc區,她的分數極低,低到了旁人只用三周套和2a都能拉開她十多分距離的程度。
她沒想過,自己還有一日能在自由滑把e扣到總分是負的。
甚至還要倒扣自己的bv才行
降組、扣分、分低,阿麗娜潘科娃成績直接墊底。
六人結束后,景筱曼第一,汪凌第二,墨仙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