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一直有人跨組比賽,但也不是說,所有技術實力高的人都會這樣做。
景筱曼這次就老老實實地比著jr組。
畢竟,想要跨組就是為了能拿到第一,叢瀾在sr站著呢,早晚自己要升組的,何必現在就跑上去呢
加上大家的技術水平都慢慢上來了,jr的競爭也非常激烈,哪怕是到sr拿了個前五前三的,或許還會被罵一句“就是避開jr組的競爭唄”這樣的話。
挺煩人的。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這樣,不同的人想法不同,冼初然就搓著手報名了sr組,而且為了全力備戰,她都沒雙線比jr。
冼初然理由很正面“時長和技術要求不同,萬一我記錯了編排怎么辦”
叢瀾第一,桑瑩第一,慕清暉第三,之后是單詩蘭、周妍寧、冼初然、方尖緣、洛蓓蓓等人。
慕清暉也是跨組比的,她這次發揮超常,只摔了自由滑的一個四周跳,其余的表現都挺好。
第四名的單詩蘭則是國家隊的成員之一,于謹和丁教練搞出來的六人小組里,她是第一批名單進入的。
孩子有點偏科,點冰跳很好,刃跳比較抽風,前者高飄遠能發揮極好,后者也不是經常出錯,而是在整個曲目里如果前面的跳躍順利,跟著的刃跳就基本沒什么大問題,反過來就不行了。
今年16歲,也是剛升組沒多久,還是在發育關期間從省隊過來的。
她之所以能靠著這樣的技術進國家隊,一是潛力不錯,一是發育關過得很平穩。
女單的發育關起伏很大,叢瀾就不是特別艱難,后來的洛蓓蓓周妍寧比她困難許多,再就是桑瑩等人。
也有平穩度過的,還有直接沒過發育關,在技術尚未練出來就已經退出這個賽道的。
至于景筱曼冼初然等人,則是還沒到發育階段,后續也不知道她們會怎么樣。
慕清暉年紀不夠不能來,連帶著世錦賽也不可能去,倒是預定了世青賽的名額。
四大洲女單三個名額,叢瀾桑瑩單詩蘭,現在桑瑩不能到,替補的三人里就又比了一次。
周妍寧傷病犯了自動退出,另外兩人按照gs的成績排了一一,這次來的是洛蓓蓓。
與她對比的方尖緣,在最初參賽時就知道自己上不來名單,能成為替補已經很驚訝了。
方尖緣不是國家隊的,也不在省隊,她只是俱樂部聯賽里出來的小女單。
從六歲練冰到現在,方尖緣已經有12年在冰上了。
她今年高三,花滑定級讓她能有體育大學可上,如果不想走保送的路,也能有國家級證書給她加分。
方尖緣不適合走花滑的專業道路,她技術早期出了點問題,后來發育關長到了一米七一,這樣的身高從一開始就注定她走不下去。
這次的全錦賽本就是她最后一次參賽,也積攢了她對花滑的所有感情。
無人猜到她能得到這樣好的成績,連她的教練和父母都不曾想過。
方尖緣參加過國際賽,12年里,三場jg分站,兩場g分站,七次b級賽,還有數不清楚的國內賽事。
她明白,爸媽已經為了她付出了太多太多。
“我特別高興。”拿到了全錦賽第七,方尖緣在自己的賬號上發布了這樣的消息。
她說,我特別高興自己能有最佳成績,也很感謝gs的認可,看著大家在網上夸獎自己,說這個小女單的情感豐沛,旋轉好看得要命,滑行也像是一根線在游走,只是除了跳躍一般,可這身高有這樣的發揮也已經很好了。
方尖緣有一個與自己差不多高的女單同伴,對方這次也參加了全錦賽,可惜的她只是一十多名,連自由滑都沒進。
過高的身高在花樣滑冰上是劣勢,但她的心不是。
所以這兩場她曲目表現力拔群,讓很多人認識到了原來還有一個小女單叫做方尖緣。
盡管她已經十八歲了,也是花滑的“老將”了。
她知道大家說得都沒錯。
可是,能第一次進入替補名單,她真的非常非常高興
那時,她蹦跳著撲到了爸媽懷里,泣不成聲地說自己終于做到了。
一個替補名單而已,值得這樣激動嗎
運動員不缺努力,也不缺天賦,可又非常地缺那萬中無一的天賦和運氣。
方尖緣這樣的運動員,無法瞄準第一,每一次進步都是她們的突破。
臨放棄之前,她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