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筱曼去年就有點發育的苗頭,今年的情況不是很好,這倆月身體變化很大,特別是生理期突然來了,來之前水腫了幾乎兩斤左右。
這對于一個小女單來說,可謂是晴天霹靂。
但她并非這個問題棄賽,而是訓練中因這些變化導致受了傷。
丁教練愁得很“不太好,她肌肉量跟不上來。”
國家隊早就不是褚曉彤時期的“拼命控體重”訓練方式了,叢瀾的情況告訴了眾人,增肌和控體重應當并行,只靠餓是根本沒前途的。
花滑體操跳水都是受體重影響很大的項目,但是,花滑跟跳水還不太一樣。
后者的動作變形以“兩”計,能走過發育關的女運動員少之又少,十來歲就被落下是很常見的事情,跳臺上能有個二十多歲的女運動員還在役就已經很厲害了。
花滑受體重影響,但也不會以其一刀切。
景筱曼現在坑就坑在一天一個變化,這種狀態是發育關里最難的,未來無法預料,每天都在技術回退,根本沒有盡頭。
就好像在考一場不斷推翻、循環的試,昨天做的題全部變了內容,今日考到的都是似是而非,辛苦寫了答案,卻在明日又被橡皮一一擦去。
她骨骼增長變重,肌肉如果不能跟上,一段時間后技術就全變形,很難找回來了。
夏日杯前還摔到了肩膀,丁教練緊張得要命,不管能不能撐,他都直接讓景筱曼退了比賽。
不是必不可少和缺她不可,這樣的比賽可以退。
慕清暉被茱迪喊去,之后她與景筱曼來往頻繁了起來。
慕清暉也有過這樣的經歷,甚至她更慘一些,在毫無防備的時候就驟然長高,技術回退得一塌糊涂。
她若非堅持了下來,終于讓力量趕上了發育,現在冰面上已經沒她了。
其實慕清暉遇到這個坎的時間也不久,就在前年,她比景筱曼大了不到一歲,差不多九個月左右。
慕清暉是2003年9月出生的,景筱曼是2004年5月。
如果按照isu的規定,7月之后都是次年的賽事年紀,那么,當慕清暉跟景筱曼同歲也是可以的。
隊內有許多針對運動員發育關的方案,周妍寧、洛蓓蓓等人也算是案例,還有二隊里來來去去的運動員們。
體能組那邊去田徑隊伍里取經了,這些年也在一起研究骨架和肌肉關系,還跟體育大學一起開展了選材研究。
小骨架體重輕但肌肉量少,這是花滑以前的看法,叢瀾的案例告訴教練們,其實小骨架的肌肉比例也不少,可發展空間很大,要練起來才行。
以往小骨架只有餓,大骨架也只有餓,體重飛速上漲期要么餓著多拼一段時間,要么就扛不住退下去。
曾經有運動員被苛刻地要求一天只吃幾根面條,連水都不能喝。
景筱曼這情況需要針對性分析,丁教練難過的是,方案再怎么多,經驗再怎么豐富,都扛不住現實情況。
“運動員就是要靠天賦的。”他很難受。
天賦體現在方方面面,連小孩正常的發育期,都是天賦的一部分。
索菲婭古謝娃在發育關倒下之前,也是一個稱得上“驚才絕艷”的天賦者。
可惜的是她教練太急功近利了,底子沒打好,冬奧失利加上發育關和傷病一起襲來,導致索菲婭古謝娃就閃爍了那么一下。
冼初然的骨架很小巧,之前骨齡測試的結果也比較好,丁教練對她稍微放心一點。
可景筱曼這個情況一出,搞得他現在非常焦躁,對手底下的幾個小孩都一驚一乍的。
隊里前兩年添了新設備,運動員一天有n次上重秤的要求,數據直接聯網上傳,教練是僅次于運動員之后看到這些數據的。
丁教練還開了提示音,他現在手上那個褚曉彤送的智能手表,時不時地就抽風提醒他趕緊去醫院看看,心率出了大毛病。
丁教練苦笑“可不就得是大毛病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