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瀾“我覺得很有道理。”
她“好耶”
又憂慮“那要是明年時間不湊巧呢”
于謹“等后年”
sa和sc的順序倒是挺規律的,一般都是先美國站,再加拿大站,之后的四站確實經常變換。
叢瀾嘆氣“得抓緊啊機會不多了”
她還不知道冬奧以后怎么樣呢,萬一到時候得退役呢現在這情況也壓根就說不準,一天天的傷病疲憊越來越重。
撐著去2022冬奧是個信念,可一旦達到了,后續再撐下去就要有數倍的堅韌才行。
叢瀾揉了揉自己依舊麻木的右肩“集郵集郵”
于謹“沒事兒,要真時間不湊巧,我們就不參加中國杯了。”
讓她在國內一站,就是方便gs和張簡方的配置,加上大家都很愛看自家人在自家地盤拿到第一,于是這么多年便延續了下來。
可也不是說,就不能換了。
叢瀾“咦”
她的選站時間都比較靠后,c在11月8日,nhk在11月22日,后者結束了以后就是12月5日的gf了。
今年的總決賽在意大利都靈舉辦,也是一個老地方。
于謹“你選站是真的簡單,喜歡這種占據主動權的人生”
選站規則一直沒變,世界排名的積分第一有優先權,這次若非想去日本奏國歌,她選擇前面站也是合適的。
第六站離gf還是有點近了。
雖然賽季初的時候,運動員都不確定自己能否好好地、健康地等到總決賽來臨,但每個人都努力地想要做好全賽季的準備工作。
于謹沒懷疑過叢瀾拿不到去gf的積分,他的一切計劃都是以之為基礎的,唯一要預防的是突發傷病。
給叢瀾做賽事規劃很順心,不用考慮是否被允許進入名單,而是直接把最好最難的比賽全給概括進來。
于謹抓著叢瀾給她講這個賽季的訓練安排,捋清楚競技狀態的調整節奏,避免出現打雞血或者狀態疲軟的不當。
叢瀾“小沐選站不也一樣嗎”
提到沐修竹,于謹笑了起來“對”
超開心噠
兩個好大一徒都超省心噠
沐修竹依舊選了跟叢瀾一起的賽事,幸好,這位也是2019世錦賽的男單第一,積分一下子就穩住了,在選站方面也有最佳的優先權。
原因也是眾所周知就這么一個于謹。
但沐修竹今年會比叢瀾多一些賽事。
臨近的有兩場,國際賽的話就是十月一場b級賽,國內賽則是九月份的重慶站。
于謹“他今年的節目太難了,多打磨兩下。”
叢瀾還不知道沐修竹今年這么忙呢
于謹“他皮實,沒事兒。”
以賽代練,對西妮婭庫里科娃管用,對沐修竹也同樣。
目前來看,上半個賽季里沐修竹已經確定的賽事便是九、十各有一場小賽,十一月兩場a級賽,十一月順利的話就是一場gf,以及全錦賽。
下半賽季里,明年2月12日是十四冬的開幕,由于四大洲在2月4日,4可能就不去了。
世錦賽在月倒是不影響。
叢瀾沒b級賽也不去國內分站賽,是她現在的身體情況不是特別好。
練習4o帶來的疲憊傷痛在不斷累積,從第一場比賽到現在,這么多年下來,她沒太大的傷病,卻也一直小傷不斷。
早前打的封閉帶來的后果也不可能消弭。
她現在參賽,從來就沒有達到一個最好的健康狀態。
多年的技術支撐讓叢瀾不斷地在身體的修補過程里,找到她在這個時間段里的極點狀態。
就像是一瓶敞口的水,隨著時間的流逝,注定在不停歇地蒸發著,哪怕被看到的那一刻就是它此時以及往后最多的容量,也無法阻止它的不斷減少。
運動員的職業生涯,即是這么一瓶敞口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