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的時候老師有句話說得一點沒錯,在講臺上,她真的可以看清楚下面坐著的眾人,到底在搞什么小九九。
叢瀾的停頓很短暫,她繼續說道“花滑滑冰是一項競技運動,在這種性質的體育項目中,任何運動員隨著時間的推移都在不斷地精進技術又不停地回退技術,我們在與時間賽跑,與傷病賽跑,所持有的最好身體狀態也不過是兩三年。在之后,可以說每一天都在走下坡路。”
她坦誠地道“滿分為什么看不出來我的進步我非原地踏步,我在逆行的洪流里不住向前,才有了你以為的毫不費力,這樣不是進步嗎”
考試得到了一次滿分,第二次就不珍貴了嗎
是隨隨便便就得到的嗎
“你認為我這次的短節目應該有什么樣的節目內容分30353739395”
在說到30的時候,在場的眾人發出了一陣笑聲。
似乎在說,你開什么玩笑,30太低了
叢瀾提了幾個數字,直到39,還有人在搖頭表示不夠。
所以她問,395嗎
這時有過半的人在點頭,隨后卻搖了搖頭,好像在說還是有點低了。
叢瀾聳聳肩“40很高嗎我配得上,它當然不高。”
這話說得輕松,背后的努力和天賦確實他人難以企及的。
在場眾人輕笑。
慕清暉在一邊狠狠表示贊成
對,就是
“數不清的努力才有了今日的我,相反,正是不曾停歇的進步才有了今日的節目內容分,我當然可以察覺出來我是在進步還是退步。”
“至于朱鹮與皓月,我自認世錦賽那一場是我迄今為止的巔峰。兩套短節目各有優點,但我既然把朱鹮搬上了冰面,就自信它不會遜色于皓月。”
叢瀾盯著對方的眼睛“每一場比賽的表現都受到環境和各種復雜因素的影響,我無法確定何時自己會表現得無比之好,但我無愧今日的短節目。”
她確實可以這樣說。
只論那一個3a,就能稱得上這句話了。
如卓錚所言,它不單單是一個能進入花滑教科書的3a,它更是值得載入史冊的一跳。
在場萬人,直播數百萬人,就在一秒多的時間里,靈魂都被蒸騰了起來。
叢瀾的發言還在繼續,一個又一個問題被快速拋出,再迅速得到回復。
控場的負責人稍稍選了熟識的自家人,用眼神示意不要忽略第二第三,都是前三名,不能如此的。
記者得到授意,下一秒接到話筒后,果真向著第二名提問。
而慕清暉在這次的新聞發布會里,得到的問題與叢瀾剛才的一個有些類似。
他們問“你今年剛剛升組,第一次參加大獎賽分站賽,在這樣規格的賽事中驟然有了這么卓越的成績,你對自己的表現怎么看”
叢瀾被問的時候,慕清暉已經置身她的角度去構思,如果是自己被提問的話,要怎么回答。
聽了師姐的答案,再結合自己內心的想法,使得此時的她并不那么慌了。
“我很滿足今天的表現,固然有不好的地方,但這樣的分數我當之無愧。”她先用一句話定了基調。
祁尋春在不遠處盯著這邊,很是關切。
她不曉得孩子們對自己的叮囑是否還有印象,賽前集合的時候她反復說著,涉及到gs、成績、分數這類,一定要斬釘截鐵地肯定。
因為,一旦中國運動員表現出了對gs的不確定、勉強、否認,那么,ai進駐賽場的決策就將出現裂縫。
這些問題或許是客觀的,但更可能是不懷好意的。
中國人喜歡謙虛,這是大眾的認知。
叢瀾不怎么謙虛,她經常肯定自己的技術能力,還總是用反問讓來找事兒的記者下不了臺。
“還可以吧”、“還行吧”,是中國運動員常用的詞匯。
這些東西也可以讓某些媒體自我解讀,故意引申出相反表意的內容,從而發布一些惡意滿滿的文稿。
慕清暉不太記得祁尋春的叮囑了,她的腦子被比賽塞滿,o之前連走路都忘記了,直接順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