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運的是,2019年是星空燦爛的一年。
早在一月份,嫦娥四號探測器就成功地在月球背面軟著陸了。
叢瀾不斷補充資料的時候,還看到了關于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新聞文稿。
空間站,這三個提起來就充滿了科幻感的字,讓叢瀾很感興趣。
六月份,海上航天發射成功。
好像航天這兩年就沒停下來過,也仿佛這六十多年來,從長征、東方紅到神舟、天宮再到嫦娥,優雅別致的名字訴說著中國五千年來的傳統文化,一個個成就,銘刻的是人類對宇宙的向往。
科幻電影有什么用呢
叢瀾在網上看到了這類言論。
她也見到過,有人問花樣滑冰有什么用呢資金人力物力的投入能帶來什么遇到危險了還能讓這群運動員出戰嗎他們的作用是什么
有人回答體育項目就是為了探究人體的極限,是一種拼搏精神的具象化。
被這個問題的提出者否定,說,沒有意義,不如拿錢來給貧苦人民改善生活。
但怎么會沒有意義呢
航天,國家力量的象征,未來征途的,劃時代的意義,新征程的先行者。
不是所有的所有最后都要落在“不如拿錢來給貧苦者”。
正是一些被認為沒有意義的,反而是有深遠含義的。
叢瀾沒去糾結,她看到了,那就這樣吧,滑過去就是了。
她沒有時間與人爭執,也沒精力去與人探討哲學,當一個人提出這樣的問題時,他極有可能就處于那樣的環境里。
很難與一個餓得要死的人說,你得堅強,你得追求精神的獨立。
他不需要,他就需要一碗飯。
因為處境不一樣,否定對方并不能顯得自己多么高大,但總有人會去幫助這樣的人,也總有人會理解航天是有意義的,花滑是有意義的,體育項目也是有意義的。
意義,也是價值。
茉莉花的價值,在于民族,在于文化。
行星發動機的價值,在于文化,在于重工業。
叢瀾喜歡這兩者交織以后帶來的震撼。
那是五千年的勞動人民流傳下來的最真摯的表達,遇到了新時代的機械產物后,相互碰撞,與不斷蔓延開來的難以形容的發人深省。
除夕之夜聽到了難忘今宵,會讓人們動容,因為這是長久以來的習慣造就的反應。
那是回憶,是時間刻下的脈絡。
茉莉花就是這樣。
它自民間走來,進入了家家戶戶,從南方到北方再到大西北,無數人聽過它也學著唱它。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背后是歷史透出來的文化價值。
大好河山,五千年的歲月,凝聚成為了這樣一句簡潔明了的堅韌不屈。
茉莉花的歷史韻味太濃厚了,行星發動機的年歲又太小太小了。
可后者,是科幻,是未來,是新生活的展望之現出來的進步。
當民歌的溫柔包容與堅硬浩大的科幻感碰撞在一起,隨著時代的進步,民族文化自信的不斷上升,它就是一種新的輝煌。
叢瀾想要演繹這份輝煌。
銜接在去賽季的皓月之后,她覺得實在是太好了
開探討會的時候,叢瀾搖頭“不是,不是這個。”
她要的不是一而再的激昂,止不住的科技震顫。
不是這么淺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