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也有人說,桑瑩要是分開一站,說不定就能順利進總決賽了。
桑瑩覺得,她發揮不好,她技術不穩,那是自己的問題,怎么還能怪別人了
sa第二,c第三,這是她拼出來的成績。
假設這兩站沒叢瀾,她就能前進一位,拿下第一和第二了。
但,桑瑩失笑,怎么能如此篤定
比完賽一年,桑瑩回看sa和c,發現褚曉彤的問題有了答案。
很簡單,因為教練們就是想要讓她成長起來,靠著叢瀾成長,也靠著她突破。
看看女單的天有多高,也看看她在賽場的表現與叢瀾差距有多大,更要看的,是一個國家隊一姐擔起來的責任究竟有多重。
隱藏在這些期待里的,還有“思維的突破”。
娜塔莉、索菲婭、還有很多人,都說過與叢瀾一起比賽的感覺,離不開的一個詞叫做無力。
桑瑩回想跟叢瀾一起參加的眾多比賽,從國際賽到國內賽,她沒想起來“無力”,她滿心滿眼都在思考自己要怎么去比去拼。
褚曉彤以前在采訪里回答,她知道超不過叢瀾,只能搶第二,但是每次她都不覺得自己會輸。
那會兒還有人覺得她這個說法有病。
桑瑩當時沒理解,現在卻理解了。
教練們想讓她知道的是,承認第一,渴望第一,超越第一。
他們不愿意叢瀾成為女單腦袋上的那座晦暗天空,她不該是障礙,也不是吸收了所有養分的霸王樹。
她是目標,是燈塔,是海面大霧中那顆永不會散的光亮。
依靠她,奔向她,而不是,畏懼她,遠離她。
迷信叢瀾的第一,是冰迷們之間的調侃。
但同時也成為了運動員們的枷鎖。
為了破除這個枷鎖,她們選擇了一條弄虛作假的路,以求證明叢瀾沒什么了不起。
結果反而驗證了,叢瀾就是了不起。
為什么兩站都要跟叢瀾一起
因為教練們期待的,是慕清暉在這個賽季的快速成長,是她從jr到sr的珍貴機會。
沙漠里的半瓶水,有人說真好還有半瓶,有人崩潰地說怎么只有半瓶。
就像是現在的首鋼訓練場,女單運動員們看到叢瀾的各種難度動作,想得不是“這還怎么比我直接放棄吧”,而是“太強了她都在練我怎么能休息”。
沒有人望而卻步。
沒有人感到“無力”。
兩站g,塑造了桑瑩的穩定,穩住了她升組的心態,消去了她的不安,留下的是她自覺扛起來的責任,與自己競技生涯的目標。
那是叢瀾能做到,為什么我不能
慕清暉不是被放棄的人,她是最被保護的那一個。
一如去年,jr表現不佳,升組一鳴驚人,迅速被人喜愛的桑瑩。
丁教練在看單詩蘭。
于謹其實也在看她,只不過他在現場,但丁教練是在后臺看的顯示器。
單詩蘭的位置靠前,她抽簽的名次是第三位。
放在以前,不怎么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