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豈不是還要帶充電器啥的
u盤多方便為什么不用這個
那還得帶充電器和電腦去,不然盤給了也讀不出來
賽場還有機器可以租用,不會用的也有志愿者來教,規則里塞了使用方式。
反正,只要想看gs的報告,就一定可以看到。
叢瀾“大翅膀很好用的,也建議大家能參賽的就來參賽,它出的報告非常厚,今年的傳感器也做得更靈敏了。”
小芯片比最初出現在賽場的性能更好了。
好爽啊,聽著就感覺有一群人在忙忙碌碌
而我在躺平
別罵了別罵了
叢瀾估計后面幾站參賽的人數會變多,一部分來自前面沒參加成的,一部分則是為了體驗一下gs也得來的。
gs,西妮婭庫里科娃體驗了都說真棒我不要走的好幫手
這兩年本就應該陸續有冬奧場館的測試賽,但現在不太能確定會有了,張簡方就把所有的比賽都拿來測一下想放進冬奧里的東西。
jr的人挺多的,加上novice以后,更多了。
女單和雙人、冰舞這三個項目,會有女生發育關的門檻,后者也是有的,雖然不一定有女單那么兇險。
組合里的女伴和男伴因為發育關導致拆組,也不是多罕見。
許多孩子也都在這兩個年齡段出難度。
novice又有一個最大的特殊性很多家長都想讓孩子多做嘗試。
不一定走競技路線,你先試試。
練冰的人數一多,這個年齡段借由比賽看看成績,再決定要不要走專業的家長,也就更多了。
叢瀾“看,我拿到了參賽的名單,還沒來報到,所以不知道都有誰會在,不過,肯定大半都會有的。這么多”
好厚一簽到本
我花滑終于富起來了
叢瀾邊看邊點頭“真好,梯隊建設不愁了。”
直播觀看人數一直在增加,宣傳跟上以后,這個數字幾乎是一秒六位數變動。
叢瀾原地轉了一圈。
別轉,我頭暈
眼花了
叢瀾“我們去那里吧,我看見有人在檢查冰面。”
她邊走邊看飄過去的彈幕,還互動“清冰我會開清冰車啊,我們訓練完太晚的話也會幫著收拾冰面的,有時候想玩了,也得收拾殘局。”
比如什么冰上拔河,呲冰碴子,把人當冰尜ga去抽,一堆亂七八糟的玩法。
“我上次看他們短道,那個刀不是很長嗎,這么長”她比劃了一下,手都要出屏幕了,“轉彎的時候整個人飄出去了,又是那種原地兩周半的旋轉以后才停下,冰面呲起來的冰渣渣得有一人高。”
刀橫著磨了兩圈冰,冰碴子蹦跶得都超過了運動員的帽子。
叢瀾“我覺得好厲害,然后我就在那里學。”
結果沐修竹看見了也要學,桑瑩瞧見了也跟著來。
最后這冰面都快禿了。
冰面做錯了什么
好慘一冰面
有點像滑雪時候的呲雪墻
叢瀾“一人高哎”
她們起跳的時候那零碎的冰也就到腰部左右,比人的腦袋都高的冰花,還那么大一束,誰不想試試啊
平時訓練累了蹲場邊,還有人會過來鏟一刀,看著冰碴呲人家臉上。
這種玩法都廢冰面。
叢瀾“小玉原來說,她的夢想就是退役后去開清冰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