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說3z分數高,我就全部跳這個,不行的。
甚至有時候連跳里第二跳接了兩周跳而不是三周,并不意味著該選手無法接三周,而是因為出于分數最大化的考量,將這個三周跳放在了另外的連跳中。
所以編舞師要綜合考慮,如何以運動員當前所掌握的技術動作為基礎,來編排組合出其可以得到的最高技術分,也就是t分也作tes。
表演分分cs,別稱節目內容分,有五個不同的標準,九個裁判按照細條款來嚴格打分規則是這樣,實際不一定,最后算成績。
叢瀾“而且她一直有z跳錯刃的毛病,但你看去年這個分站賽上,她這個z跳之前做了一個很大的轉三,幫助她壓了下刃,這個跳躍就變成平刃了。”
轉三是一個難度步法,很多運動員都喜歡用轉三進入跳躍,動作就是用冰刀在地面畫一個“3”字。
有些人的“3”就畫得比較小,是個細長條。
有些人的“3”弧度就很大,觀感上顯得流暢大方,動作瀟灑好看。
但不是說前者就比后者差勁了,任何的安排都要放進整個節目里去評價。
于謹看了看,發現確實如叢瀾所說的那樣。
而且叢瀾還把幾個比賽視頻放在了一起,來回給他慢倍速播放了一遍,讓他能仔細地看到。
只有那一次,褚曉彤在比賽時候的轉三步伐比較大,其他的倒是沒有這樣,所以對比起來格外明顯。
叢瀾“我找了好幾個電視臺的角度,有的錄制視角就偏一些,有的就正好對著她的起跳腳。”
說到視角這里,她頓了頓,最后還是說出了口。
“現場裁判打分有視野盲區,如果一個跳躍容易出錯,可以利用在冰場上的區域分配來做一個規避。”
觀眾是周圍的三百六十度都有,現場轉播的電視臺角度也是,可裁判席位就在那一條長邊上,三天的比賽下來要看那么多場,是個人都會累。
用刃錯誤會被扣e,雖然跳躍質量可以彌補一部分,但總歸是被扣了分的。
只是,裁判離得遠,冰場面積大,選手起跳瞬間格外得快,不一定能被技術裁判給抓到。
關鍵是跳躍那么多,后期出分時二次觀看技術動作的時候,依據就是回放視頻,攝像機角度也是固定的啊
很多編舞師都會這樣做,利用視角盲區來幫助選手避開一定的扣分可能。
3z分值高,褚曉彤有這個技術儲備可以放進去,就算錯刃被標記扣分那也值得。
先不說利用規則鉆漏子,只說讓她更改跳躍進入的方式,從錯刃變平刃,被標符號起碼不扣e啊。
能賺一點是一點。
于謹當然知道這個,他只是沒有想到,叢瀾這個從未比過完整節目的小姑娘,居然也知道這點。
叢瀾沒有看他,錯過了于謹的神情。
她拖動視頻的進度條,劃拉到了后面。
叢瀾“還有,褚曉彤的體力在后半段容易出現問題,上賽季選擇的曲目又那么激烈,剛好在最后一節是情緒爆發,她這個時候根本出不來。”
于是就導致在最高潮的部分,滑行、旋轉全部變得軟綿綿的,速度提不上去,整個人的身體姿態顯得很疲憊。
分怎么能上得去
尤其是在大家最記憶深刻的末尾,這個時候都要打分給成績了的。
于謹沉默。
他突然發現,叢瀾說得居然真的很有道理,她不是信口雌黃,提出索要決定權也不是腦子一暈乎的中二病。
這樣的小孩,成精了嗎
于謹覺得自己有點跟不上時代了。
叢瀾又翻了一組雙人滑的圖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