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滑冰的各大賽事里,卡的年齡線也就是個13歲和15歲。前者針對jr組,后者是sr。
原先沒有這種規定,都是后來被現實毒打,然后一點點補充的。
比較流行的洗腦包是說,曾經有一位著名女單在14歲多的年紀里得到了世錦賽冠軍,于是后來國際滑聯就欽定了15歲作為升組的分界線,來界定參加世錦賽、冬奧會的死線年紀。
當個笑話聽聽就行,其實也不是很相關。
大獎賽系列,成年組比青少年組管理得更為嚴格,只是,拿去跟世錦賽等相比的話,又是比不上的。
至少,14歲可以破格參加g賽事,但不能參與世錦賽、四大洲、冬奧賽事。
如果是15歲擦線升組,在19歲之內,還可以sr、jr兩組的賽事一起比特指世錦賽四大洲與世青賽只要運動員吃得消。
但,雙線作戰又不能用在jg和g上。
不過這就很沒必要了,能升組的誰還回去比青少組啊,又不是菜到待不下去。
于謹“叢瀾在青少組的大獎賽成績很是亮眼,三個比賽全都是短節目、自由滑、總分第一,還破了四次記錄。”
這個四次,指的是后兩個比賽。
于謹“娜塔莉和莉莉婭今年升組,青少這里就不剩什么人了,我看了看12歲的小姑娘們也沒比得上叢瀾的。”
張簡方差點把喝到嘴里的茶水給噴出來。
跟叢瀾比
沒個3a能跟她比嗎
有了3a的,那現在不都在賽場上跟她較過勁兒了嗎
于謹得了便宜還賣乖“當然,也可能有人在12賽季飛速進步,這個可能性也是有的。”
張簡方“你給我打住啊”
于謹“嘿嘿”
讓叢瀾提前比g,并非無的放矢,于謹也考慮了很久。
這個念頭是在世青賽之前就有的,大概也就是十二冬后沒多久。
他原先想的是,叢瀾可以去適應一下成年組的氛圍,提前為13賽季做準備。
要知道,正常流程來講,叢瀾是在jr這里待兩年,然后升組的第一個賽季后期,比完了g分站和gf后,最多再一個賽事,就要比索契冬奧了。
全新的環境,全新的對手,全新的節目,于謹擔心叢瀾適應不了。
又或者說,沒有很好地適應。
“主席,”于謹誠懇地道,“我是很想很想很想,讓叢瀾拿到冬奧第一的。”
張簡方沉默。
于謹“我知道,我現在說這個有點遠,其實也不遠你我都清楚,叢瀾就像是從天而降,我們原來的水準是世青賽第二,成年組女單十名左右,最好的也就是接近領獎臺,那還得是避開了一線的人。她一來,我們什么都有了。”
這種感覺,跟天上掉了餡餅兒一樣,還是于謹最愛的鮮蝦味兒。
于謹“我這天天跟做夢似的,生怕哪一天醒來了,發現人沒了。”
張簡方“哎哎哎”
于謹“也不知道后續還會不會再來一個叢瀾,我們的機會也少啊女單變數多,她發育關預測確實是不驚險,但萬一呢就算不說這個萬一,索契之后再四年,19歲的年紀,對于女單來講都是大齡老將了”
但對男單,卻是剛好的歲數,是進一步提升技巧的又一時機。
老天就是這樣的不公平,給女性的機會從來都是這樣的稀少。
張簡方“提前比大獎賽,也不一定能讓她索契奪冠。”
于謹“所以我接下來要講的就是這個,主席,你得想想辦法了。”
張簡方“”
于謹“孩子把能做的都做了,叢瀾連四周都跳了,卻硬生生折在表演分上,你覺得這合理嗎他們壓我們e也就得了,連分都這么明目張膽,這不行”
包括這一次的世青賽,他們都說,叢瀾的也不低,上了50呢,而且娜塔莉都沒有到58,才56而已。
聽聽這話吧
一個本該56的人,與一個本該52的人。
只不過前者從40多到了51,后者從58到了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