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前的o是按照抽簽順序來定的,其實短節目與自由滑之前各有兩次o,分別在主副館進行。
第二次o跟比賽是同一天,也是按照組別來的。
女單十個人,剛巧分成五人一組,冰面上四散開來顯得還挺空曠。
叢瀾對這塊冰面的大小情況那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首體制冰這方面做得挺好的,凍得很瓷實,跳躍上比較有利。
畢竟,刃跳對于冰面的依賴性是相對而言有點高的。
短節目的第一次o上,叢瀾試了幾個跳躍,兩個3a質量不錯,做完以后她笑了笑,回去找于謹那邊拿水喝。
透明的塑料瓶里裝的是橘黃色的飲料,看著挺好看。
于謹問她要不要喝熱水,保溫杯今兒也帶來了。
叢瀾搖搖頭“暫時不想喝。”
以前想喝,現在不想。
于謹“嗯。”
又回到場上,試了兩個3f3o,這個連跳在冬奧賽季全面啟用,成功率喜人,一直很好,就是e的加分湊合,沒有3z3t那么高。
要是e一直上不去的話,于謹打算后面的比賽上,自由滑里讓叢瀾再換回3z3t。
只差03的bv,但兩個的e能相差1分左右,算下來還有點虧。
也不是說不給她鍛煉機會,只是,在冬奧賽季,任何的01分都是彌足珍貴的。
真想上這個跳躍,過了明年索契,愛咋咋。
于謹我是如此的功利但我真的好想要個女單ogg啊
叢瀾又跳了一個2s找找感覺,沒多會兒就輪到了她的合樂時間。
夜鶯的曲子在空中回響,叢瀾認真核對了前半截,在接續步的時候松散下來,沒再繼續練,卡著位置和時間點跳了剩下的3a和3z。
場邊的少數觀眾在她落冰時鼓掌慶祝,o前廣播特意交代了觀賽禮儀,囑咐不要大聲影響選手,所以這會兒沒有人敢吼出來。
短節目的難度還可以,雖說跟四分鐘十二個動作的自由滑相比,技術動作的個數是比不過,但密度還是有得一拼的。
時間短了,可動作數量也不少呀
趁著別人合樂,叢瀾在場上晃了晃,抽了張紙巾擤鼻涕,再放手歸來,她去跳了個4t。
觀眾“啊”
叢瀾自冰面上爬起來“嘖。”
又摔了。
于謹“”
個熊孩子。
叢瀾不爽,又跳了個莫霍克接轉三進入的3a,這一次落冰狀態很好,滑出的弧線圓潤。
攝像師很懂地將鏡頭對準了叢瀾腳下,拍下了那一道沒有任何尖銳拐角的落冰軌跡。
美得就是一幅畫。
叢瀾點點頭嗯,滿意了。
而場邊看o的江樂心不由感慨“果然是叢瀾的3a啊”
忠實可靠,是個長板。
一起來的網友ac是個藍頭發的妹子,來自加拿大,漢語說得挺溜,最初跟江樂心聊天用的是英語,后來中英文夾雜,沒有磕絆。
“她的3a一直很美。”ac搖頭晃腦地道,手里的相機就沒有消停過。
江樂心“是啊。”
誰能不為叢瀾的3a傾倒呢
ac抿唇一笑“不知道什么時候,可以再次見到那個243加分的3a。”
她那一次沒有在場,很遺憾。
雖然觀眾席看不了那么細節,但是沒有關系,她同樣喜愛。一個完美的跳躍,必定是全身的完美。
江樂心“肯定可以的其實我想看3的e。”
說出這話的時候,她還有點不好意思。
加滿e的跳躍,現在有嗎
當然是有的。
但3a沒有,男單那邊也沒,女單就更不用說了,會跳的都沒有幾個。
其他的三周跳與兩周跳里,加滿e的跳躍還是有的,包括連跳。
裁判系統取代60規則投入運行時,最初,0405賽季的裁判們給出的e分數簡直能干成沙漠能給0分絕對不給1分。
那一年的前幾場比賽,選手們的小分表上大片的0分,讓人觸目驚心。
比如女單短節目,七個技術動作,九個裁判,橫豎加起來有63個打出的分,其中能有多于三個的正數,就已然是很不錯了。
06賽季之后,j裁們才算是些微放開了手給分,這其實也是系統的第二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