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節目的開場是第一跳的3f3o,如同鳥兒振翅高飛,叢瀾起跳迅速,軸心平直,落冰后接的第二跳極為輕盈,躍起時像是觸冰即起,沒有絲毫的費力阻力感。
比全國賽上的33要好,比芬蘭杯短節目的也要好。
這一個開場的跳躍,好到全場奮力鼓掌。
手是什么
為什么還要留著
使勁兒拍就完了
江樂心大聲地吼著;
ac手下快門聲不斷,恨不得能多長出一雙手臂來鼓掌。
稍后,加分情況出來了。
孫婭然“第一個跳躍是連跳,菲利普三周接后外結環三周,我們可以看到,e加分是1分。”
很整齊的分數,堂溪笑了一聲。
這當然是四舍五入后的總成績,連跳的加分e加權是3f的07,等同這個分數原有的數值是14多以上,才能在乘以07以后能四舍五入成為1分。
反著算回去,去掉最低和最高的j裁打分,七個人的單項加起來,總和應該是有10分的。
于謹不知道e加了多少分,現場沒給指示牌,他也懶得去找顯示器。
但他看得出來這個跳躍很不錯,當場就蹦了起來,還鼓著掌的那種。
這動作的難度系數也得20了。
鋼琴聲帶來了原野的空曠,叢瀾以butterfy的難度姿勢跳接燕式轉,反仰燕姿態后變換甜甜圈,當第一個旋轉完成,音樂逐漸變得壯麗恢弘。
孫婭然“跳接燕式轉,采取的是butterfy的難度姿勢,這個技術動作目前的定級是滿級,四級。e加分05。”
堂溪接了一句“跳接旋轉是難度定級的一種,而且也是規定的旋轉種類之一。”
孫婭然“對的,叢瀾的旋轉柔韌性很好,她的位移一貫很少,不過今日的似乎比芬蘭杯上的要多一點。”
堂溪“還好,其實也很少的,水平是正常選手的。”
解說會慢一點,基本上是在叢瀾做出動作之后才開始描述、點評,也會捎帶著念一下裁判給出的e。
她倆對著顯示器、戴著耳機,是可以現場看到分數的人。
場中,小跳轉體后,叢瀾進入了接續步。
高亢嘹亮的曲子下,她的單足串復雜精妙,滑行時的控速比前兩個賽季又進步了,流暢優雅不必多說,舞蹈動作與腳下冰刀結合,在合樂上讓人沉浸其中。
孫婭然與堂溪沒忍住,又夸獎了幾句。
最后大概是生怕觀眾覺得她倆聒噪,強忍了后面的話。
孫婭然提醒“現在進入后半程,跳躍可以增加10。”
當小提琴與大提琴同時加入,宣告著后半程的到來。
接下來該是一個3a,原來是大一字接轉三接莫霍克的步法串進入,叢瀾這一次改了。
她日常練習這個跳躍的次數不算少,雖然3a一向比較穩定,但不練也會生疏。
于是就順便嘗試了很多種步法的進入滑出,在之前的節目里,她也用過。比如連續的兩個轉三、捻轉、鮑步、大一字等等。
而不同的步法難度也是不一樣的,逆時針的轉三進入3a,要比變刃的轉三簡單,因為前者的進入方向與3a的起跳是一樣的。
下腰鮑步要比單純的鮑步進入更難,因為多了一個下腰的動作,起身后就跳,也許軸心都沒找到。
叢瀾一直在減少起跳前的壓步次數,以及臨近起跳的弧線長度,這是她追求的,也是她技術實力的象征。
這一次的3a進出,她換了捻轉步。
與之前不一樣的是,她的前后銜接更融洽了。
兩個壓步加速,喬克塔接外勾再接轉三,后接捻轉步,轉體過后,一小段甚至少到沒有的弧線,叢瀾向前跨了一大步,迅速起跳。
她練了3a的延遲轉體,于是今日也用上了。
起跳得太過突然,眾人都沒反應過來,她已然在空中開始了旋轉,胳膊沒有收得特別緊,反而有些輕松,軸很穩,從旋轉到最后結束即將落冰,都是筆直的、平行的,改變的只是位移,而不是她軸的角度。
“啪”的一聲,右足落冰,浮腿高高地翹起,弧線軌跡滑出一截,她不知道從哪里借的力,隨即就舉著雙手兩個捻轉滑出。
從壓步到滑出,過程行云流水,觀眾們就像是看了一場天邊的云卷云舒。
自然,飄逸,輕松。
孫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