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讓劉太監去找冬隱開庫房給折筠霧拿幾套筆墨紙硯,還給了她一個自己幼時的描字本。
劉太監去找楊太監喝酒的時候就道“所以說,這人啊,就是命,以前也不是沒有好看的在殿下面前來來往往,但他都厭惡的不行,如今筠霧就正好得他心意,不美一分,不丑一分,你說說,這是不是命”
又感慨“小姑娘也有本事,能讓殿下這般玩過家家,嘖,你看著吧,將來說不定”
這話說到一半就沒繼續說了,楊太監聞音之意,笑嘻嘻的道“那也是人家的命,咱們這些人羨慕不過來。”
他捏起一顆花生米,眼睛笑的瞇起來,“我問你,你怎么送過去的”
劉太監嘖了一聲,“怎么送的自然是私底下送過去的,怎么還要敲鑼打鼓啊。”
殿下特意賞賜文房四寶給一個十二歲阿不,過了年就十三歲的宮女,有心之人就得想一想,畢竟殿下不近女色,平生最討厭好看之人,如今竟然改了性子,大家想的便不是太子自己是怎么想通的,太子是怎么改變的,而是,這個姑娘到底有什么本事。
這一個不好,折筠霧的命就別想要了,劉太監雖然平日里也沒有安什么好心,但卻不想去害一個小姑娘性命。
再者說,若是殿下回過味來了,他這條命怕是也要沒。
所以說,這東西不僅要悄悄的送,就是折筠霧這個人,也要藏著掖著,平日里不讓太顯露出去。
劉太監能爬到如今的位置,也不是平白爬上去的,自有自己的本事,楊太監就佩服他這一點,關鍵時候總周到的很。而且有了今日劉太監一番話,楊太監心里對折筠霧就更加有數了,他準備明日再做點她喜歡吃的棗糕給送過去。
然后給劉太監斟酒,“明日你跟著殿下出宮去”
劉太監笑起來,“所以說,別人都說你楊公公一心窩在小廚房里面雙耳不聞窗外事,我是不信的,瞧瞧,瞧瞧,這不就什么都知道了”
楊太監也不辯解,只道“你出去,我就托你給人捎個口信。”
劉太監自然是肯的,然后道“也不能離蜀陵侯家太遠,不然小盛那腿腳可跑不快,跑回來怕遲了。”
楊太監“我還能不知道放心,我知道你們是去蜀陵侯府,才敢麻煩你。”
于是細細交代一番,其實大概就是楊太監有個親姐姐在京都里面賣豆腐的,楊太監想讓劉太監去捎個好,再看看家里的情況。
李太監早就知道楊太監有這么一個親,不過也裝作剛知道的模樣,“是嗎你小子竟然還有親眷”
楊太監“都是被賣了的,可拐彎抹角的,竟然聯系上了,我這心里就有個念想。”
劉太監“那你的好日子在后面。”
沒根的人,即便日后出宮也是孤身一個人,如果有門親,也能好過許多,要是能過繼一個外甥,那就更好了。
楊太監送他出去,“我也是這般想的,所以讓小盛多幫著我跑跑。”
劉太監回去就跟小盛道“你楊爺爺有有親了,你可把事情辦好了,以后你去了小廚房里面,還能多吃點他的東西。”
小盛把楊太監姐姐的住址記住了,然后問劉太監,“劉爺爺,明日里去蜀陵侯家,筠霧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