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覺得她很懂事,他給的東西當然是好的。他解釋了一番,最后見她依舊迷惑,便索性道“就是再取個名字。”
折筠霧覺得自己現在的名字也很好,不過殿下取的名字肯定會更好,她趁著殿下高興,又問了一句,“殿下,您給奴婢取的名字是什么啊”
太子好笑,“哪里現在就要問的,等你滿十五歲那年再說吧。”
折筠霧算了算,有些失望,“那還要兩年。”
兩年還是個長久的日子。
她就將殿下的承諾記在了心里,回去的時候,問春隱,“你們有小字嗎”
春隱一愣,然后搖頭,“沒有。我們連姓都沒有。”
她們是最早一批跟著殿下的,名字也不是殿下給她們取的,而是剛進宮的時候被管事嬤嬤取的。
“我們春夏秋冬四個,都是從難民堆里面撿的,年歲都小,都不記得自己的名字,嬤嬤就取了春夏秋冬四個字,給了個隱字輩,便有了如今的名字。”
一般來說,被分了主子后,主子都會給改名字,但是殿下沒有春隱覺得他是懶得改,所以她們四個就一直這樣叫著。
皇宮里面的有姓氏的太監宮女大多數是他們進宮的時候還記得自己的名字,要是記不得,比如小盛,他就是進宮之后劉太監給他取的名字。
以前只叫小盛,如今跟了劉太監,那就叫劉盛。
畢竟大了之后,也不好總叫小盛小盛了。折筠霧第一回聽春隱說這個,然后就覺得自己命是真好。她是十二歲才被賣的,有名有姓,殿下如今還給她取小字。
她就覺得有些心虛,因為在一眾人之中,她算是比較幸福的那一個。
折筠霧覺得自己不能就這個話繼續說下去,春隱和夏隱沒有小字,殿下也不是很看重她們,幾乎沒怎么跟她們說過話,再說下去,估摸著春隱就要傷心,于是轉了話題,問,“小盛呢”
春隱好笑,“小盛不知道去哪里了,估摸著又去小廚房里面招呼人。”
小盛是個機靈鬼,他的人緣很好自然,他的好人緣幾乎有九成來自于劉太監是他干爹,但也耐不住小盛會做人。
春隱一般不去管他,在她看來,只要殿下賞識,就算是不結交那些人,她們也得自己攀附過來,一旦她沒了靠山,就是貓貓狗狗恐怕都能欺負自己。
所以為什么要讓自己浪費時間去結交人呢
反正春隱是不想的。
但春隱這回卻是想錯了,小盛沒有去小廚房里面稱兄道弟,他只是去了靜竹軒。
今日楊太監做了不少好東西,其中里面有一項清鶯最喜歡吃的紅燒獅子頭,這東西可不好得,清鶯之前提過一嘴,說皇后娘娘賞賜過她一回。
她吃下去之后,便覺得是人間美味。
小盛聽過,就記在了心里。這回楊太監正好做了,小盛就有了送給清鶯吃的念頭。
他想著本不該來的,但是一旦有了這個念頭之后,便停不下來,他想了許久,權衡利弊,最終覺得自己可以先去小廚房里面一次,再繞路去靜竹軒。
這般好像就好接受許多,小盛不敢提著膳食盒子去,只用一個加蓋子的小木碗夾了兩個獅子頭進去,然后把小木碗放在了自己的袖子里面。
他輕車熟路的進了靜竹軒,阿云正巧不在,只清鶯一個人在燒火,主仆兩個人竟然還像模像樣的壘了個灶臺。
小盛有段日子沒來這里了,沒想到她們兩個人倒是過的像模像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