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年紀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記事。大人們覺得他不記得,其實他都記得。
他不僅記得,還記得很深。他依舊記得那時候,他需要的是一聲肯定。
他需要三人中,哪怕有一個人肯定地說一聲你是你父皇的兒子。
但沒有人記得說這句話。
太子想起之前的事情就又憋悶了。抬頭一看,小丫頭正捧著本釀酒書在那看。
他拍拍身邊的位置,躺進去了些,讓她坐到2外面,“從哪里借來的書”
折筠霧將書合攏,“從楊公公那邊借來的。”
“上回殿下從竹林里面挖出來的酒喝完之后,奴婢就想著給殿下再釀一些。”
她一心一意的為他盤算。
“也不知道殿下喜歡喝什么口味的,以前加酒曲的時候,也有講究,只奴婢到底沒有自己一個人單獨釀過,所以得先看看書。”
書真是個好東西。
折筠霧很感謝殿下教她識字讀書,其實殿下就是不給她俸銀,她也是心甘情愿的。她知道,殿下的束脩可貴了
太子就被她逗的笑了起來,“孤的束脩”
他還沒有弟子,若是真收束脩得要一千兩吧
折筠霧張大了嘴巴,一千兩賣了她也給不起的。
太子殿下就順手抽過她手里的書看起來,一邊翻看一邊懶懶的道“是一千兩黃金。”
一千兩黃金
太子覺得她沒出息,“萬一就掉你身上了”
折筠霧這回連想都不敢想了,她嘆氣,“殿下,一千兩黃金砸下來,都能砸死奴婢了吧”
不過要是被一千兩黃金砸死了,倒是也不錯。
太子“哪里有這般想的,忒沒出息。”
沒出息的小丫頭覺得自己要對得起殿下的一千兩黃金,于是兢兢業業的去釀酒,她爭取給殿下釀一輩子的酒
楊太監自然是要給她騰出場地的,還現場指導,帶著小盛一起幫忙,三個人也不假于人手,生怕出一點兒差錯,尤其是折筠霧,想著以后自己一個人肯定也要會釀的,不能每次要人幫忙,所以每道過程都要認真的記下。
于是太子回來的時候,便沒見著她。劉太監道“估摸著還在釀酒。”
太子對釀酒還挺好奇的。他之前埋的酒也只是他挑出來埋下而已,并沒有真正見過釀酒是什么樣子的,便本來要進書房的身子一轉,轉而去了小廚房。
太子殿下哪里去過那種地方劉太監趕忙在前頭帶路,太子一路走,這邊的太監宮女多,便就跪了一地,等到了小廚房門口時,眾人見了太子來,哪里還顧得上其他,齊齊跪下,正要開口請安,就見太子擺了擺手,示意他們不要出聲。
廚房里面的三人還不知道太子來了,還在那邊忙活,太子心偏,沒看見旁邊的瘦臉楊太監跟圓臉小盛,只看見了正在燒火下巴和臉頰兩邊全是鍋灰的鵝蛋臉小宮婢。
太子一下子就笑了。
“怎么如此狼狽”
折筠霧一轉頭,就見著殿下站在門口笑,她驚喜的站起來給殿下行禮,雙眼亮晶晶的,等殿下走過來之后,她頭上沾了些放酒曲的稻草,便情不自禁的用手扒了扒,又是一臉的灰。
太子嘆氣,他本來以為釀酒是門雅致的學問,來時還想著做一首釀酒詩。如今看了她這般,即便是他肚子里面墨水夠多,怕也不能寫首詩來紀念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