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好像就是一場意外。太子卻不信。
他坐在皇帝身邊,是最能看清楚皇帝和余貴妃兩個人的反應。
當父皇懷疑的目光朝她看去的時候,她立刻報以驚恐的目光,好像也很吃驚。
只這一個動作,父皇好像就打消了疑慮,可見余貴妃對父皇的性子很熟悉。
她知道怎么做才能去讓父皇信任。
太子靜靜的看著眼前的葡萄,也在此時揣摩起皇帝的心思。
他會把折明珠順勢賜給端王嗎
這次肯定不會。那下次呢
他慢吞吞的捏了一顆葡萄吃,然后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讓端王和折明珠在一起的手段有很多,為什么余貴妃獨獨選擇了這一中
太子的手沒有停,繼續慢吞吞剝葡萄皮,心里百轉千回,倒是想到了一個人。
褚汀。
褚汀,一個世家子弟。
說是世家其實已經不盡其然,因為褚家到他這一代的時候,已經沒落了,只有幾畝良田,一個老仆度日。
其他沒落的世家子弟一般都去讀書考取功名,褚汀也去,但他生的實在是太美了,每到一處,便能引起眾人圍觀,終于在他十八歲那年,被皇帝帶回了皇宮。
皇帝并不是昏君,相反,他繼位之后勤勤懇懇,是個難得的好皇帝。
但就是這般的人,傳聞帶褚汀回皇宮之后,便后宮佳麗閑置一旁,為了讓褚汀有個名頭在皇宮里面住著,便直接踢了他的頭發,讓他做了念經的和尚。
其中事情已經不再被人提起,沒人再敢提起當年的那個人,但是太子記得。
褚汀是他的噩夢,是他幼年時候,一個解不開的結。
所以對于他和皇帝,太后以及皇后的事情,太子反而了解的很清楚。
據傳,皇帝對他情深不已,說過一句話。
他說見了褚汀之后,才知曉一見鐘情是世間真有的人間幸事。
太子緩緩的將那個葡萄剝完皮,笑了笑,大概明白了余貴妃的用意,她是想讓端王最后用“情”去娶折明珠,而不是權勢。
權勢讓父皇心有忌憚,但是真情卻會讓父皇感慨。
確實是好計謀。
但她到底是個后宅之人,沒有他在前朝看的清。她千算萬算,卻算錯了一件事情。
蜀陵侯的意愿。
太子相信蜀陵侯是個聰明的人。無論端王和余貴妃想用權勢或者真情來娶折明珠,蜀陵侯想來都在當初父皇想著把折明珠嫁給他的時候,已然想好了之后要走的路。
他拒絕了東宮太子妃的位置,便不會參與儲位之爭。
果然,太子瞧過去,只見蜀陵侯夫人趙氏上前牽著折明珠的手退下,跟身邊的人道了一句“看來這南陵香倒是真招蝴蝶。”
她笑著道“前今日去寶祥閣買香,掌柜的說這香味能引蝶,我還不信,沒想到是真的。”
沒人會在這時候打趣什么,自然是順著她的話往后面說。
趙氏心中松了一口氣,盡量自然的牽著折明珠笑盈盈的回去,然后跟身邊的人談論調香和今日的菊花之美,等出了宮,坐上回家的馬車,她才疲憊的卸了氣。
折明珠眼淚珠子也掉了下來,她嚇得直接撲進趙氏的懷里,哽咽道“叔母,侄女實在是害怕。”
當時蝴蝶朝著端王而去的時候,折明珠就嚇壞了。她是知道叔父意思的,當初即便皇后不做出那般的事情,叔父也會明確的拒絕這門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