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太監捧著那絲綢一晚上都沒睡,第二天精神奕奕起來招呼小廚房里面的其他太監做膳食,嗓子亮堂的很。
劉太監來找他要膳食,聞言就笑著道“瞧你這滿面春光,怎么,你這是回光返照了”
楊太監呸了一聲,“大早上的,你倒是給我找晦氣。”
然后遞給劉太監一碗胡辣湯,問,“殿下今日想吃什么”
劉太監“還是云州菜。筠霧昨晚跟殿下說云州的吃食,說是他們那里的面是大片大片的,上面撒些蔥花,加些辣子,吃的就痛快。”
這么簡單
這可把楊太監難到了。主子叫的膳食簡單,奴才可不敢就這么簡單的送過去,定然還要做些其他的。
想了想,便做了個松花蛋,這蛋就著面吃,味道很好。
然后還蒸了一個香芋排骨。雖然是早膳,但是太子是個喜歡吃肉的,晨間要吃點肉。
但這些還是不夠的,萬一太子殿下不喜歡怎么辦楊太監就在面里面下功夫,不僅準備了好幾種口味的湯底,還煮了豬蹄和黃豆,整碗面就看起來沒那么素了。
劉太監聞著就香,他將胡辣湯先喝完了,見日頭還早,還趁著楊太監去裝食盒的時候吃了一塊豬蹄。
這才飽了,提著食盒回去,小盛接過去,劉太監問,“殿下穿好衣裳了嗎”
小盛點頭,“您回來的正好。”
屋子里面,折筠霧正在給殿下配腰帶,她左手拿一根寶藍色鑲嵌珠子的,右邊是一根玄色,沒有任何鑲嵌,但是上面用了金線,繡了一朵祥云,看著很是華貴。
太子讓她在身上比劃了一下,選了玄色的。
折筠霧就給殿下扣腰帶,然后在腰間加了玉佩,這才伺候他用膳。
太子果然很喜歡面上面加了豬蹄,吃的頭上冒了汗,道了一句“午膳就吃豬蹄吧。”
但午膳到底沒有回東宮,而是去了承明殿。
皇帝叫了七個兒子去考校功課。太子的功課一直都是最好的,但最近老五老六念書也玩命,皇帝覺得他們這般很好。
考校完之后,果然見老五老六的功課好多了,便道“雖然你們都是皇子皇孫,榮華富貴享之不盡,但將來總是要做官的,為百姓謀一份安樂。若是你們只享著榮華,卻不知道進取,那就枉為皇子了。”
這話就說的很重,幾個皇子心有墜墜,一個勁的保證自己一定會好好讀書,皇帝這才滿意。
然后就說過幾日準備讓群臣進宮吃個宴。
這頓飯主要慶賀英國公的事情結束了。皇帝覺得今年因為云州貪墨案和英國公案沾染了晦氣,便準備好好慶賀慶賀,去去晦氣。
太子就發覺皇帝對英國公一案真的很在意,而且在意的很奇怪。
回去東宮后,他歪在榻上突然有一個念頭。
父皇對這件事情的在意,好像不是對英國公貪軍餉的憤怒,而是對于一個自己信任的臣子背叛自己的憤怒。
這兩種憤怒看起來一般,但是仔細想起來,卻是有很大的差別。
太子就明白了蜀陵侯為什么那般堅決的拒絕跟他和端王聯姻了。
然后越想,就越覺得蜀陵侯是個明白人,他想,他或許以后可以看看蜀陵侯對父皇做事的反應,說不定有新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