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收了扇子,“這冬日里,孤也不能帶出去,等天氣熱了再說。你是做了扇子,孤卻要取一只盒子來裝它。”
最后,放扇子的盒子上的畫可比扇子上的好看多了。折筠霧嘆氣,“殿下,奴婢好好給您畫扇子,一定會越畫越好的。”
太子殿下當著她的面將盒子放進了多寶閣里,聞言笑著道“還望君言而有信。”
除夕便這么過了。
大年初一起來,便是滿滿的雪。小盛帶著小太監在那里鏟雪,殿下待會要出門去各宮坐坐,可不能踩著雪走。
他們不能很早就來鏟雪,畢竟殿下還沒醒,吵醒了殿下,這年就別想過了。那就只能在殿下起床,吃了早膳之前鏟除干凈,這中間太趕,要的太監宮女就多,匆匆忙忙鏟了雪,太子正好吃完早膳。
今日大年初一,太子特地叫了餃子,楊太監昨日闖了禍,今日鉚足勁想要討得殿下的歡喜。
他提前問折筠霧,“你覺得按照殿下的喜好,放幾個銅錢比較好”
就怕殿下吃不到包了銅錢的
折筠霧就道“這本就是彩頭,不如就全部放吧殿下說是吃,其實不會吃很多的,他每次這種餃子湯圓只吃幾個。”
楊太監覺得這太于冒險了。
“吃餃子銅錢這事情,得要吃出來有空的,有銅錢才叫驚喜吧要是全部包上,那怎么說”
折筠霧便搖頭,“殿下說過,這種事情他才不信,他就是吃個意思。”
楊太監想了想,便咬咬牙,還是決定折筠霧一回。于是各個餃子里面都放了銅錢。
太子吃一個就是銅錢,吃一個又是銅錢,也很滿意,“看來今年不錯。”
吃了三個就沒有再吃他不是很喜歡吃餃子。
楊太監等太子走后,就舒了一口氣,一邊給折筠霧煮吃的,一邊道“還是你懂殿下。”
折筠霧覺得自己其實還不懂殿下。
殿下是個很矛盾的人。他會告誡她不要信這些寓意的話,信神明,但是他并不介意在大年初一隨著大家一起吃包著銅錢的餃子。
吃出了銅錢,他也很高興。
她能懵懵懂懂的感知到殿下的心思,但仔細想想,追根究底,她還是不知道的。
她只能嘆氣,“這話等以后我再應下。”
過了年,宮里頭一件大事便是端王和二皇子出宮開府。折筠霧聽聞就連皇上也特意出宮去看了,回來之后,還寫了兩首暖宅詩送過去。
開了府,自然要請人暖宅吃飯,皇帝都送了暖宅詩,那就趁熱乎勁辦,先是端王辦筵席,請了不少人,太子去了,回來譏諷道“今日他倒是對輔國公殷勤備至,明眼人都能瞧得出他是什么主意。”
太子那日是聽見余貴妃和皇帝說話的,自然知道皇后說輔國公家的姑娘自小有婚事一事,他嘖了一聲,“如今人家有婚事,他也巴上去,可見是有些著急了。”
然后是二皇子辦宴席,太子回來后嘆氣,“二哥家的廚子做的菜實在太淡,下回去,便要自己帶些辣子。”
又過了一月,太子殿下準備給二皇子的成婚賀禮了。
因著婚事的日子是賜婚之時就定下的,雖然端王沒了婚事,但二皇子的婚期也不能拖延,皇帝干脆讓照常成婚。
他跟太后道“太子心里那根刺還不知道什么時候出來,兒子便想著,不壓著老二成婚了,免得壓著他讓端王,成了個規矩,以后幾個小的便都別想成婚。”
皇帝覺得自己委實是個慈父,為了兒子做到這一步也夠了,他道“便先讓老二先成婚,其他的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