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和大秦的戰爭還在繼續。阿昭知道有齊殿卿坐陣云州,有妹妹沖鋒陷陣,便也放心將云州和打仗的事情都交付出去,只一心穩住朝廷其他人,然后不斷的往云州一境運送行軍需要的東西。
戰爭并不是其他可以商量著來的事情,每一個時辰都可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從云州到京都的官道上早就專門給傳信的兵準備好了換的馬匹和吃的,確保他們能安然無恙穿行在京都和云州兩地。
一切都井然有序,只是時不時,就會有人跳出來說幾句讓人生氣的話。
比如說,這時候,朝廷也有主和的人,更有渾水摸魚的人。
之前他們還想派人去云州吃點戰爭之利,畢竟所有的好處不能讓歲安公主全吃了,總要分杯羹的。
可他們之前想的無非就是再讓大金賠償地賠償錢,沒想過歲安公主想讓人家滅國。
期間,又有人提出要和談。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要將人家的國給滅了,咱們還得要做好準備,糧草,士兵,這些都要做好長期的打算,可如今”
話還沒說出來,就被主戰的人罵著退回去了。
“歲安公主一路帶著打,打下了人家的皇都,死了多少戰士你知道嗎咱們現在就撤回,你讓那些戰士的尸骨如何安息”
“再者說,如今咱們國力兵力都有,如何不能打下來大金”
“他們隔幾年就要來一次,隔幾年就要偷襲一次,你知道他們起先攻城的時候,云州一個莊子都被屠完了么咱們打過去只殺兵,不殺百姓,已經算是有義之軍。”
“反正梁子已經結下了,不打,不打有什么用等他們養好了兵和儲備好了糧食再回來屠莊子么”
“我看啊,你們就是一群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明日我就要上奏陛下,請他把你們的兒子孫子都派去戰場上,讓你們也知曉,能打到這一步多不容易。”
“呆瓜一般的人,倒是也指揮起打仗來,晦氣”
那被罵的人就氣得眼冒金星,要沖過去理論,卻被他的同僚攔住,低聲勸,“這還算沒罵臟話,你要是再說,罵起來,你可承受的住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你如此這般,怕是被氣死了也沒地方講理去。”
這般一攔一阻,主戰的人就占理了。阿昭對這三方都嘉獎了,尤其嘉獎了攔人的和主戰的,擺出他的態度你們都不要說話,朕就要滅了大金。
感謝他爹把新政推行且執行了這么多年,又給他培養出了如此多的人才,又北邊有歲安守疆土,南邊有阿黎送銀子,他沒有什么可怕的。
如此天時地利人和,若是還不成事,那才叫扶不起來。
于是力排眾議,要繼續打。全大秦都勒緊了褲腰帶,省出銀子給歲安打仗,他自己更是吃的節儉,勢必要做出一個榜樣出來。
皇帝都這般了,你們還敢大吃大喝嗎于是,繼續攻打大秦的圣令下去,正好傳到云州,讓馬上要走的秦冠魁接著了命令。
秦冠魁便想了想,領了命,不敢有耽擱,徹夜不眠,帶著人運送糧食去歲安所在的地方找她領了命,也不敢再自己騎著馬就跑,而是要跟著大軍走。
齊殿卿說可以派別人去,讓他先行,他思慮再三,還是搖了搖頭,“歲安不喜歡我這般沖動,我領著糧草去,才算是對得起她。”
齊殿卿“”
那就去吧。
秦冠魁便走了。剛開始一路上倒還暢通,只是好幾次,大金似乎知道了大秦要滅他們國的意思,也已經全秦國百姓開始反抗。
他走了一城又一城,戰場已經不是那幾個大軍所在的地方了,而是蔓延到了整個大金。
有些是土匪,有些是流民軍,還有些是大金自立為王的兵,人數雖然都不多,但是卻能讓他們耽擱時間。
秦冠魁還不敢著急,他身上有重令,這些糧草就是大軍的命,一點兒也不敢出差錯。穩中求勝,一天天的日子便過去了。
秦冠魁就被阻在了好幾個城池里。他暴躁的很,一路上也沒閑著,都在四處援助著糧食,有一回被困在城池里七天都不能出去,整個人都眼睛都泛著紅血絲,不斷的問什么時候才能走。
這時候,敵軍卻來了。
他是京都的重官,自然是要被人保護起來的。有人在他身邊死去,有人被砍了手腳還在艱難的爬行,他每天看見這些生死,都有些郁郁寡歡。
從沒有哪一刻,他如此絕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