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玉知道這件事情還是從安王妃那里聽說的。安王妃也不是說,而是大聲的罵。
府里面不少人都聽見了。因為這件事情,她又是從平王妃那里聽說的。
平王妃說的時候十分尖酸刻薄,道“知道的,還以為安王爺是想著生兒子,不知道,還以為他就喜歡這一種。二嫂,您可得澄清,不然以后,怕是別的人送到你府里的不是十五六歲水靈靈的丫頭,而是四五十歲的老嫗了。”
安王妃都覺得丟臉。她也知道平王妃為什么針對她。當年端王去世,阿昌就沒了爹,老七早早的把阿昌要過去做了兒子。
但平王妃卻不樂意。覺得阿昌有自己的娘在世上,肯定是養不熟的。這不是替別人養兒子嗎
這時候其實安王已經想要把阿昌要過來的,但是安王妃不同意。
“陛下已經答應了老七,就說明他心里已經有了思量,你這時候參什么熱鬧”
一句話把安王說的又停下了,所以平王妃記仇,時不時見了面就要諷刺一下安王妃。
但是,安王妃也不是好惹的。她笑著道“咱們這些爺們呀,誰也別笑話誰。做嫂嫂的提醒你一句,陛下最是忌諱臣子為人不訓,不能忠于職守,老七去寺廟里面這事情”
她話沒說完,恭王妃已經開口說話了,“二嫂,七弟妹,別說這些掃興的話了,今日是來吃席的。”
安王妃跟恭王妃好,也不再說話,只是心里不高興。安王做什么跟她都沒有關系,但是臉是一起丟的,安王妃心里一點也不舒服。
她回去之后,當著安王的面道“如今大街小巷都知道你喜歡老婦人,明兒個去園子里面,我真怕皇后娘娘也問起我來,到時候我怎么說王爺,你又不是三歲孩子了,做事情怎么能一點都不計較名聲。”
安王也生氣呀。這事情他是瞞著的,怎么可能鬧得人盡皆知因為他自己都覺得很丟臉。
那就得查。他查他的去了,安王妃坐在那里越想越生氣。
等進宮后,她主動把這件事情當成笑話說給皇后聽。
皇后娘娘果然露出不可置信的目光,然后安慰她道“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你既然已經決定好了,就多多寬心吧。”
安王妃就突然想起很久之前有那么一回,皇后娘娘突然問她有沒有想過和離這件事情。安王妃搖了搖頭,“不會和離。”
安王和她娘家是互相需要,誰也舍棄不了誰。這就跟她和安王的關系一樣,即便互相厭惡,卻也要牽扯在一塊。
如今,皇后娘娘說的決定,應當就是她說的不和離。
安王妃笑起來,“多謝皇后娘娘寬慰。”
如今又是桃樹結果子的時候,她告別皇后娘娘,一路往園子外面走。正好看見太子殿下和歲安公主一人背著一個筐在桃樹林里面摘桃子。
兩個人一上一下,雖然公主爬在樹上摘,太子殿下在下面接桃子,配合的天衣無縫,可見是兩個人常做的事情。
奴才們都在不遠處等著,也沒人去制止他們兩個。兩個孩子都聰明得很,見太監們神色不對,就也看過來,然后安王妃就見歲安公主一下子從樹上面跳下來,和太子殿下過來給她行禮。
安王妃也行了一禮,問,“今年的桃子好像更多了。”
太子殿下人不大,卻機靈的很,歲安公主雖然不大愛說話,但是生的好看,抱著她的刀拖來拖去,讓人見了便心生歡喜。
但是她卻也只喜歡別人家的孩子。
這樣偶爾看一看,逗一逗,也就罷了。若是讓她自己養一個,她覺得自己肯定是不會養的。
她對孩子沒有多大的興趣。如果安王真的過繼了一個孩子,那她不可能跟皇后娘娘一樣這般的愛護孩子。
她想,她對自己都愛護不了那么深,怎么可能全心全意的去養育一個孩子呢
她笑著笑,回到王府里面,只見安王又在那里罵人。這肯定是出去得了嘲諷,回來只能借酒發瘋。
安王妃其實是看不上安王的。這樣的醉鬼,她一時一刻都不想看見,于是讓人把他扶到了側妃的屋子里面,側妃自然是歡喜的,第二天過來還感謝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