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因這點銀子敬重著我,也愛護著你,你三個兄長的前程,都能上一上,這銀子啊,給了便是給了,你是世家女,可千萬不能學那小家子女做派。”
我聽了這話,卻很不高興。我知曉阿娘說的沒錯,但是我卻不喜歡做這種大氣端莊的世家女,我反而很喜歡以牙還牙。
我氣的不行,哼唧了一聲,“若是世家女都要這般忍氣吞聲,我就要個尖牙利嘴的小人,罵死大伯母。”
阿娘卻聽得笑了起來,“你還是小孩子脾氣,這算什么忍氣吞聲。”
“世道苦的很,若這都算是忍氣吞聲,那就沒有什么苦了。”
我當時不懂阿娘的話,也不懂為何世家女出身的她懂世間苦,只一個勁的搖頭,“反正,我的東西不給她們。我又不是圣人。”
阿娘無奈,便也只能允許了我。
我高興的很。事實證明,即便是阿娘這般的好脾氣,好像事事周全,其實在親近的人心里,也是有怨言的。
比如那日隔壁院子里面的李姨娘,也就是二庶兄的生母喝了一些酒,就在院子里面破口大罵,道“呸,裝的二五八萬似的,但在皇后娘娘面前可曾有一點兒臉面,當年她抱著兒子進宮,想讓她兒子做伴讀,誰理她了老爺在我面前罵了好幾次,說她裝的好。”
我一聽這話,整個人都怒了,擼起袖子就要去打人,阿娘卻攔住了我,笑著道“她不過是一個姨娘罷了,對付她何干多的辦法,還用得上你去親自打”
她笑,我卻心里不舒服極了。我發現,阿娘脾氣實在是太好了。
但是阿娘都說了,我也不敢再去不管不顧的打人。只叫住一個正提著泔水的奴婢,讓她把泔水倒進李姨娘的院子里面去。
那奴婢倒是有勇氣,只聽了我的話,便將泔水澆了過去,臭氣熏天,絲毫沒管我阿娘叫她不要照著我話做的命令我很懷疑她是不是早就看李姨娘不順眼。
阿娘這時候倒是也不拖我后腿,見我實在是氣不過,發了脾氣,便用不能酗酒的規矩讓她罰跪在門口。
正跪在那些泔水之間。
我悶笑,覺得阿娘還是有脾氣的。然后,等到二兄回來的時候,得知了事情前后,便也跪在了門口,求阿娘放過李姨娘。
我又開始生氣了。阿娘對他這般好,被她的姨娘叫罵,他倒是好,還有臉來求。
阿娘就笑起來,“你啊,不然呢他畢竟是她的兒子。再者說,我對他也沒有對你和你阿兄好,只是盡自己的責任罷了。”
我心里不好過。這一刻的不好過,不是指阿娘脾氣太好,而是指阿娘看的太明白。
我挺心疼她的。父親那日回來,也給阿娘道歉,阿娘并未生氣,只是解釋,“她如今越發放肆了,我本是不愿意罰她的,只怕她以后酗酒,再說出什么渾話來,那便是哭也來不及的。”
阿爹連連道是,然后一家子人又相安無事。我活在這種家里,便迷茫起來。
阿娘到底在想什么呢
她這般的模樣,我是不愿意活的。
我想要痛痛快快的活一場。
不過,她這般模樣,我其實也能找到原因。我的叔外祖母,便也是這般的模樣,連著我蜀陵侯家的表姐妹們,也各個是別人提起來就說好的世家女。
我跟她們比,便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我祖母卻不覺得我在地上,反而常常暗地里說“皇后娘娘待她們家也不親近,你們便是一樣的。”
然后就跟我道出了當年那一樁蜀陵侯府傳的沸沸揚揚的事情。
她小聲的道“你知曉吧當年你叔外祖父和叔外祖母將皇后娘娘舍棄了,得了名聲,后來皇后娘過的艱難,好不容易回去,又被彼時還是太子殿下的陛下看上,快快的嫁了,在折家沒有呆多少時日。所以跟蜀陵侯家的感情也不怎么樣,這么多年,可一點也不親近。”
“對她們不親近,對你母親卻還好,有時候還會招進去說幾句話,你想想,以后蜀陵侯府的姑娘和你,又有什么區別呢”
我覺得不對,這話好像說的皇后娘娘有個寶貝,我能跟蜀陵侯家的表姐妹們爭一爭,可是祖母啊,你想過沒有,皇后娘娘可以一個不給啊。
祖母“你們是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