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的親戚朋友得知胡銘晨回來,當天晚上,胡銘晨家就聚集了許多人。
反正在農村,晚上也沒什么好玩的娛樂活動,竄門子就成了一項常態。
最關鍵的是,加深與胡銘晨的關系和情感,有好處沒壞處,不管哪家,只要他肯提攜,那么保管就能飛黃騰達。
最典型的就是胡銘義家,現在他家常年在城內做生意,胡德華一年有小幾百萬進賬,胡銘義和龍翠娥一年也有百來萬,日子過得那是相當滋潤。
還有胡銘榮,得益于胡銘晨的提攜,身份也大不同,家里自然也跟著沾光不少。
一大幫子人坐在一起聊天,話題受不了要圍繞胡銘晨展開。
比如胡銘晨的學習啊,比如他在外面的生活啊,比如公司的生意啊那些。
對于學習和生活,胡銘晨會多說一些,但是對于生意上面的事,胡銘晨就提得少。
這到不是胡銘晨擔心他們聽不懂,而是不想讓人覺得他是在炫耀,不想讓人吃驚于許多數字。
當然,對于家鄉這邊的共富開發實業股份公司的一些項目,由于就在眼皮底下,甚至某些細節他們比胡銘晨還清楚,就可以多提一提,也算是鼓鼓勁。
“小晨,你可不可以給公司那邊打個招呼,讓他們別拆我們的黃泥小學。”聊著聊著,童柏糧對胡銘晨道。
“嗯?黃泥小學要拆嗎?我不知道啊,三叔,要拆?”胡銘晨有點點懵。
“嗯,根據規劃,黃泥小學要拆除,而且學校的人數也不多,說是要合并到杜格小學去,然后在黃泥小學的地址上修建一個索道的中繼站和觀景臺。”胡建強道。
“這個事情我問過郭照陽,他說是設計院的規劃,而且這樣能降低成本,我一想到黃泥小學的確沒多少人了,就沒什么意見。”父親胡建軍跟著道。
因為不懂生意上的事,因此胡建軍很少插手具體業務。
而郭照陽是兒子找來的人,他要是反對的話,就好像是和兒子唱反調似的。
“建軍,建強,不是那么回事,雖然黃泥小學的人是不多了,可是,去杜格小學讀書真的是有點遠,你們兩家的娃娃是不在黃泥小學讀了,但是,村里面,還是有一些要讀的啊。尤其是建軍,你是我們的村長,你要多為村民著想嘛。”童柏糧道。
“童二爺,你也是因為自己在黃泥小學教書,說起來,你還不是為了自己,呵呵。”宋春美開著玩笑道。
雖然是開玩笑,這其中,也難保沒有那樣的個人考量。
如果學校不拆,他上班就很近,要是去杜格小學工作,他自己也要來回奔波的。
“宋春美,你傻子意思嘛,你們徐家以后的娃娃不讀書了?我是為了大家,以為我真是為了自己?再過七八年,我就可以退休了,我才不在乎呢。”
見他們要爭起來,胡銘晨趕緊抬手擋住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