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哥,你在說什么呢,我怎么一句也聽不懂,呵呵,再說,我也不是那種瞎想的人啊,你說是吧,走,走,今天的活動快結束了吧他們這一來耽擱,反而沒多少時間湊熱鬧。”胡銘晨若無其事的拍了拍高迎祥的肩膀,裝瘋賣傻道。
高迎祥當然知道胡銘晨明白了他的意思,所以也不在意。
如果胡銘晨這么聰明的人也聽不懂,那這世上又還會有幾個聰明的。
他們回到學校前的空地上,以然還是人山人海,只不過,那十個小圈子已經撤了,變成了一個大圈子。
并且,大圈子還用桌子搭成了一個高臺。
反正就是幾十張桌子湊在一起,然后鋪上一米多寬的大木板就成了。這樣做,是為了方面遠處的人也能看到。
經過前面的分組角逐,已經淘汰調了大部分,分出來了最后的十人進入決賽,角逐了一二三等獎。
這些剩下來的,都是各村乃至各鄉鎮的唱山歌好手,甚至還有一個小孩子,才十二三歲。
“那小娃娃別看年紀小,資歷可不算小的哦,他爹媽就是唱歌的,所以啊,從六歲就跟著學唱山歌,人家唱了六七年了,還是很不錯的。”胡銘晨走到人群中觀看,旁邊有人議論道。
“就是要這樣才好,必須要有人學,有人傳才行,要不然,再過二十年,就沒多少人會場了呢。”另一個人鼓著手掌道。
“是啊,所以,黃泥村搞這個比賽還是很好的,你看,來了好多年輕人,以前他們總說山歌老土,這不還是來抽熱鬧了嘛,越多人來聽,以后就越多人喜歡。”
“嗯,熱鬧,要是以后年年搞就好了。”
“搞一次這樣的比賽,好幾十萬呢,你以為那么容易,也就是黃泥村,換成別處,幾家搞得起。”
“你這話就說對了,別處不行,我們黃泥村就是沒問題,幾十萬,對胡家來說,那就是連毛毛雨也算不上。以后你們,就等著來我們黃泥村聽山歌吧。”一個前面的黃泥村村民驕傲的道。
他才說完,就看到胡銘晨,激動得就想和胡銘晨打招呼。
可胡銘晨卻抬起手來放在嘴邊,制止了他,隨即笑了笑,轉身就離開了。
他剛才看到胡建強十分投入認真的樣子,看到周圍群眾那喜歡的愉悅表情,胡銘晨也為自己以前不喜歡這項地方文化藝術而感到羞愧。
是的,重生前和重生后,胡銘晨都不喜歡山歌,覺得真老土。
可是現在聽了一首,覺得唱得都是身邊喜聞樂見的事情,加之那么多人喜歡,就說明,有它存在的土壤和意義。
地方山歌也許遠遠算不得瑰寶,可是,它算得上是地方特色和民俗,適當的保存和發揚,其實也有其必要性。
胡銘晨已經決定了,這樣的山歌比賽,以后要年年搞,并且要規模更大,更正規。
今年是第一次,加上時間倉庫,所以人是多,可還是顯得雜亂和上不得臺面。
回到小學里,胡銘晨也看到,每一家攤位的生意都很好,賣東西的,一個個忙得不可開交。他們有些人今天一天的生意,比平時一個月還要可觀。
。,,